眩晕和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症状。近年来,全世界患眩晕和头晕的人数不断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此类患者约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15%,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约占老年门诊病人的80%以上。
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和老年病增加、神经系统疾病上升及交通事故中头部损伤有着密切关系。此外,现代生活带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使得眩晕症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临床上,很多患者分不清眩晕和头晕这两个症状,今天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
症状表现不同
眩晕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旋转性眩晕,病人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在旋转;第二类是有摇摆、下坠感的眩晕;第三类是黑朦或感到头重脚轻。仔细说明自身眩晕的特点,对医生的临床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眩晕的表现常伴有眼球震颤、指物偏斜、及听力下降等,并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及血压改变等表现。这种眩晕称为“真性眩晕”。
而头晕的表现是,无明确的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感。病人伴有头晕眼花、头重脚轻、摇晃不稳等感觉。但一般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障碍症状,也不会出现眼球震颤,被称为“假性眩晕”。
眩晕可单次发作也可反复发生,持续时间可短至1分钟,也可长达1年,眩晕程度有轻有重。眩晕发生时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根据其伴随症状,可以帮助寻找眩晕的病因和受累器官。如眩晕伴随听力症状,提示可能与内耳系统疾病相关;如眩晕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眩晕伴随恶心、呕吐、冒冷汗和等症状,提示与自主神经系统相关。
发生机理不同
许多疾病都会引起眩晕,那头晕和眩晕是如何发生的呢?研究表明,这两种病症与我们的内耳和脑干有关。内耳有一结构叫前庭,前庭神经末梢的细胞能感应身体的空间位置,并将信息传递入脑,进入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前庭和前庭神经核的病变,如炎症、缺血、肿瘤囊肿的压迫,均会造成位置觉的错觉,出现头晕。而眩晕发生的机理是,前庭感受的刺激与来自肌肉、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视觉感受器的空间定向冲动不一致。
为什么头晕时会伴有眼花、头重脚轻、摇晃不稳等感觉?这是因为前庭神经核与迷走神经有联系,前庭神经病变必然连带迷走神经出现症状。至于眩晕伴有视物旋转,那是因为前庭与眼肌有直接联系,前庭神经核与动眼、外展神经核有联系。因此,当前庭病变或前庭神经核病变时,就会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不想睁眼等症状。
出现症状,及早查明病因
总的来说,头晕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内耳平衡差,可能是脑部缺血引起的,也会导致头晕。出现头晕应该去专科就诊,明确病因。尤其是合并的患者,可能会因为低血糖或血糖急剧升高而出现头晕表现,所以要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
如果出现眩晕,且同时伴有听力下降,可能是突发性,需要及早治疗;如果眩晕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繁,又有固定的发作位置,就要考虑内耳平衡问题,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