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艾草是個寶
艾草治病 古已有之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醫師丘振文介紹,我國用艾草治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艾草又名艾蒿、醫草、炙草等。在古代,用艾草防病治病、養生延壽,既簡便易行又切實有效。
艾草的主要功效是祛寒溼、治虛寒。據《本草綱目》載:“服之則走三陰,逐一切寒溼,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2010年版《中國藥典》載:“艾葉性溫,味苦、辛,有小毒,入肝、脾、腎三經。內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具有祛溼止癢、溫經、止血、暖宮的功效,尤適用於崩漏、下焦虛寒所致的月經不調、、宮冷不孕等症。”
艾草是一種極具養生價值的藥物
艾草的莖和葉化學成分不同,養生保健主要使用艾葉,其化學成分主要是其中含有的揮發油,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鎮靜等作用。另外,由於艾葉中含有的揮發油滲透性好、滋潤性好,所以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特別適合敏感肌膚及受損肌膚。
除了吃艾外,現代最常用的艾草養生法包括艾灸、艾燻、泡腳、沐浴等。
將艾絨製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後藉助藥物燻熨或溫灼體表穴位或患病部位,產生的藥力和溫熱刺激透過經絡的傳導,可起到溫經散寒、溫通氣血、祛風邪、補氣助陽、溫益脾腎、扶正祛邪等作用。
燃燒艾條的熱力溫和,能穿透面板,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較明顯,加之艾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溫暖經絡、驅逐體內的寒溼。平時手腳冰涼、痛經的女性,可每天用艾葉煮水來泡腳,不僅能促進血液迴圈,還能治療,一舉兩得。
在沐浴時使用艾草,其精油成分可隨蒸汽揮發出來,分佈於口鼻呼吸道中,能殺滅細菌和病毒。另外,沐浴後的精油成分,還會在面板上形成天然保護膜,不僅能祛痱爽膚,清香的味道還能驅趕蚊蟲。
推薦5個艾草養生小偏方
1.艾草加姜泡腳,可用於治療風寒、、、肺氣腫和等疾病。
2.艾草加紅花泡腳,可改善血液迴圈,緩解手腳麻或淤血等症狀。
3.艾草加鹽泡腳,適合上焦有火的人,具有緩解眼紅、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腿腳腫脹等症狀的作用。
4.艾草加花椒(約20粒)泡腳,可治療腳汗、腳臭、腳氣、等。
5.肝腎陰虛是導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用艾草泡腳能有效祛除體內虛火,從而達到滋陰補腎、清降虛火的目的。每天泡數次,一般連用1周左右即可見效。泡腳期間要注意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
用艾草泡腳要注意4點
1.特殊人群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泡腳的水不宜太熱,如患者、心功能不全者、患者、經常的人。
2.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容易被,要留意水溫。
3.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不宜用熱水泡腳,否則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症性面板病、外傷或面板燙傷者,也不宜泡腳。
4.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