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是什麼意思
馬太效應是這樣一種心理現象:“即便兩者在某一專案上取得了相似的成就,與不同知名的學者相比,已經具有聲望的資深學者更易獲得更高的聲望;如一個研究生獨立完成了某個專案,這個專案的獎項常常實際上會授予他的指導教授。”而這一現象與《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一卷所描述的一致:“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馬太效應極其反效應
馬太效應造成的直接後果是強者越來越強,而弱者越來越弱;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這一效應反映在教育資源分配為,成績更優異的學生進入了更好的高中、更好的大學,獲得更好的資源,更好的工作,將差距一步步拉大,最終的結果表現為科學資源和天才的集中化。反馬太效應通常是由評審內部機制出現意見分歧造成。
馬太效應的影響
馬太效應讓財富擁有者具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多的財富,讓蜚聲國際的科研者的科研成果更容易提高知名度,讓資訊的傳遞更加集中,重點更為突出;但同時讓窮人獲得財富的機會更少,沒有名氣的學者出名的機會更少,大量不被選擇的資訊被埋沒在資訊海洋裡;這就是造成了兩極分化的狀況出現。
馬太效應的啟示
馬太效應在教育界最廣泛的應用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即儘早積累能力、財富、智慧,但是否真該如此呢?
如何應對馬太效應
在馬太效應中處於優勢的一方,應該有清醒理性的認識,名副其實才不至於因為外界變化而造成自我迷失;在馬太效應中處於劣勢的一方則應該把握好時間,在自己有限的時間裡完成積累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