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警惕假性低血糖

avatar 金剛玉飛
2.8萬 熱度 A+ A-
見到患者出現低血糖,我們首先會考慮到降糖藥物、前期、胰島細胞瘤引起的,而其他情況臨床醫生考慮得很少,還是讓我們聽聽檢驗人員的解釋吧。患者毫無症狀卻被查出

見到患者出現低血糖,我們首先會考慮到降糖藥物、前期、胰島細胞瘤引起的,而其他情況臨床醫生考慮得很少,還是讓我們聽聽檢驗人員的解釋吧。

患者毫無症狀卻被查出低血糖

一位79歲的老年女性患者,早晨7點鐘抽血送臨床生化室做葡萄糖測定,結果是1.91mmol/L,檢驗人員經複查後,結果是1.94mmol/L,變化不大。檢驗科測定血糖用的是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物酶(GOD-PAP)法。患者處於危急值的狀態,於是檢驗人員向臨床報告血糖的檢驗結果,但臨床醫生的第一反應是檢驗做錯了。

檢驗人員於是到臨床去了解標本的採集情況,護理人員證明標本採集無差錯。臨床用快速血糖儀再次測試,結果是5.3mmol/L。實驗室檢查血糖在2.8mmol/L以下則為,患者常表現為心悸、出汗、飢餓、乏力、視物不清、面色蒼白、定向障礙,嚴重者會出現甚至昏迷、死亡。然而當時病人的狀態很好,沒有不適感,不應處在低血糖狀態。如何向臨床醫生解釋這種情況?

很多疾病可致假性低血糖

目前實驗室血糖測定應用較廣的是GOD-PAP法和己糖激酶(HK)法,其中GOD-PAP法所需葡萄糖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易得到,成本低,準確度、精密度都能達到臨床要求,是一般實驗室常規方法。但一些還原性物質如尿酸、還原型谷胱甘肽(GSH)、維生素C、膽紅素等可抑制呈色反應,會造成假性低血糖。所以檢驗人員應向臨床醫師瞭解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有無還原性物質的干擾。

臨床上最常見的導致假性低血糖的疾病是慢性粒細胞性自血病,其次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以及急性單核細胞性。患者通常表現為靜脈血糖假性降低,而指尖血糖正常。此外,雷諾氏綜合徵患者以及患者中,也能觀察到假性低血糖的現象,但由於外周迴圈的障礙,表現為指尖血糖的假性降低,而靜脈血糖正常。

及時檢測手指血糖可鑑別

本例患者的假性低血糖表現為靜脈血糖假性降低,而指尖血糖正常。引起血糖測定值降低可能的原因是血中異常增高的M蛋白。Haibach等報道了1例Waldenstrom's巨球蛋白血癥合併假性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的降低實際上是因患者血黏度高,自動分析儀取樣誤差造成的。2005年Wenk等報道的B細胞患者,該患者血清電泳存在異常的M蛋白條帶。研究者發現,使用己糖激酶法測定靜脈血糖濃度假性降低,而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的靜脈血糖正常和使用葡萄糖脫氫酶法測定的指尖快速血糖正常,原因可能為大量蛋白沉澱干擾或活性的單克隆抗體直接影響測定。指尖血糖降低而靜脈血糖正常,可能的機制是M蛋白造成了血液黏滯性升高,或者是在採血量本來就很少的時候,高濃度的單克隆蛋白影響標本的採集量。同樣是M蛋白增多,但其對於不同的採血方式、不同測定方法和儀器可以出現不同的影響。指尖血糖和靜脈血糖均有可能出現假性降低。

當發現患者低血糖和臨床症狀不符,懷疑假性低血糖存在時,檢驗人員需要使用不同的採血方式以及測定方法進行復查。應停用有干擾血糖測定的藥物一段時間後再測定血糖水平,同時採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已糖激酶法測定血糖。及時檢測空腹手指血糖也是簡便、易行的鑑別方法。

釋出於 2021-01-1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