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大典
在古代,立春這一天,上至天子,下到庶民,全都出動到東郊進行迎春大典。為什麼選擇東郊呢?這是因為在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天子在迎春大典之後,要賞賜群臣,佈施恩德於民,這種活動對平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後來發展成世世代代迎春活動。
除了這一全國性的慶典活動,古代人在立春日還有著打春牛、喝春酒、吃春餅的習俗。
打春牛
打春牛就是在立春日用黃土造牛並鞭打之,寓意鞭策耕牛、辛勤耕耘。皇宮內打完春牛之後,把黃牛搬至臣子府前,讓臣子打春,而在府門前路過的行人也可以打春牛。由於這種風俗,所以立春在民間又稱為“打春”。
喝春酒
喝春酒在我國古代就有,現在在臺灣仍然延續著這一傳統習俗。2014年馬英九所在的國民黨就專門舉行了國民黨中央春酒晚宴,而臺灣的企業,在新年開工的時候有老闆宴請員工喝春酒一起熱鬧熱鬧的傳統。
吃春餅
古代每逢立春日,民間有吃春餅、春捲的飲食習俗。春餅是用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使用。以往,吃春餅時講究去醬肉鋪叫盒子菜,店家送菜上門。盒子菜分格碼放著燻大肚、松仁小肚、爐肉、清醬肉、燻肘子,食用時切成細絲,再配上幾份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菜、攤雞蛋,一起捲進春餅裡吃。
吃春餅講究將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名為“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