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艾灸中脘的功效與作用 艾灸中脘的最佳時間

avatar 惜珊子
1.8萬 熱度 A+ A-
中脘,指本穴位上脘穴和下脘穴中間的穴位。脘,空腔也。該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即肚臍與劍突連線中點,下面來給大家講解艾灸中脘的功效與作用。

艾灸中脘的功效

中脘穴是4條經脈的會聚穴位,人體臟腑的正中間,是人體正氣與疾病的必爭之地,同時號稱胃”靈魂腧穴“,該穴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效,主治各種胃腑疾患。

艾灸中脘的作用

中脘穴位於胸腹正中,對胸腹體表的氣血有抓總提綱的作用。

艾灸中脘,可以透過深部經絡的感測,調整腸胃消化系統的生理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強化新陳代謝,協調臟腑及各組織器官之間的相互作用。

此外,刺激中脘不但能調理腸胃,還能提高人體功能的免疫功能,增加肺部的通氣量。

中脘穴配伍艾灸療法

1.配百會,足三里,神門穴,有寧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失眠,髒躁。

2.配膻中,天突,豐隆,有寬胸理氣的作用,主治哮喘。

3.配梁丘,下巨虛,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急性腸胃炎。

4.配陽池穴,胞門穴,子戶穴,有補腎養經,理氣止痛的作用,治療腰痛,痛經,月經不調等病症。

5.配氣海,足三里,內關,百會,有昇陽固脫的作用,主治胃下垂。

艾灸中脘主治疾病

中脘穴主要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此外對一般的胃病,食慾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等症也有一定療效。

胃痙攣:有胃病者,尤其是脾胃虛寒型胃病,感受寒邪,或飲食過於寒涼,可突發胃痛,疼痛劇烈,懸灸法灸中脘15-20分鐘,以腹腔內產生熱感為佳。

慢性胃炎:對於慢性胃炎患者, 在中脘穴上,每年三伏天施灸,每伏灸一次,採用直接灸法,直至面板表面起泡為止。

艾灸中脘的最佳時間

艾灸中脘一般沒有特別的時間限制,飯前飯後,早晚皆可,注意不要空腹時候灸,也不宜在過飽的狀態下灸,最好在飯後一個小時後施灸。

每次灸15-20分鐘,如果是按療程艾灸,前三日可以連續灸,以後則隔日一灸,10天為一個療程。

中脘穴位釋義

該穴名意指任有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至該穴後,經水繼續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釋出於 2022-06-0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