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主要採用的終止早期的方法分為手術和藥物兩大類,手術方法包括負壓吸宮術和鉗刮術。
負壓吸宮術是目前國內外最普遍採用的終止早孕(從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停經10周)的方法,就是用負壓將子宮內的妊娠產物吸出以使妊娠終止。負壓吸宮術是我國醫務工作者於1958年發明並廣泛用於國內外臨床的。這種方法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效果好,所需的負壓吸引器價格不高,適於在農村基層推廣。在邊遠山區人們還可以採用土法或用大注射器產生負壓,完成手術操作,多少年來一直為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婦女們所接受,根據我國近年對負壓吸宮手術近遠期安全性的調查研究證明這種手術是安全有效的。
但負壓吸宮手術也還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婦女在手術過程中會感到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可能多方面的,牽拉宮頸時由於子宮位置的變動可使人感到不適,吸管進入宮頸口或以擴張器擴張宮口時均可產生較明顯的下膚脹痛不適。以負壓吸引宮內妊娠物時子宮收縮也使婦女感到疼痛,如同時併發有心律紊亂血壓下降、出汗、面部蒼白、嘔吐、、胸悶等症狀,稱為人流綜合症,其發生率約為10%。其他負壓吸宮併發症還可以有術時子宮出血、子宮穿孔、宮頸裂傷等,這些合併症的發生率非常低,但會給婦女的健康造成損害。由於使用負壓,還容易使蛻膜組織隨血液逆流入腹腔,造成術後的症。近年負壓吸宮術後由於子宮過度屈曲或宮腔粘連造成的宮腔積血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對於早早孕也可採用負壓吸宮術終止,所採用的吸管更細,故損傷較小。但由於此期胚囊仍很小,手術時要求醫生的操作更為熟練,術後檢查流產物要求全面、仔細。對空吸及疑漏的病例要嚴加隨診,術後需追蹤複查。如能對孕婦做到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全面負責,則早早孕的手術就能顯示其不少優點,如出血少、手術時間短、減少了由擴宮引起的疼痛及不良反應。術後恢復快。
鉗刮術適用於終止停經10-14周的妊娠,由於此時胎兒已較大,但宮頸往往較緊,因此在術前需要做軟化及擴張宮頸的準備工作。手術時需要使用卵圓鉗進入宮腔將胎兒和胎盤夾出,再用刮匙或吸管將宮腔的殘留組織清理乾淨。因鉗刮術造成的損傷較負太吸宮術大,發生併發症較多且更嚴重,因此應儘量避免。
由於人工流產手術可能給婦女帶來較明顯的疼痛或不適,並且有一定的手術併發症,廣大婦女和醫務人員均盼望能夠採用藥物進行流產。經多年努力,藥物流產已在臨床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常規採用的藥物流產方案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又叫RU486,是由法國首先合成並試用於臨床的,這種藥物的化學結構與維持正常妊娠所必需的孕激素十分相似,但其與孕酮受體相結合的作用卻是孕酮的5倍,這種藥物經口服即可吸收,可分次服用總量為150mg或頓服200mg的米非司酮,即可有作用。米非司酮進入人體後“以假亂真”很快與孕酮受體結合,從而使孕酮因不能與使之發揮作用的受體結合而喪失其生物學效應,胚胎突然失去孕激素的支援發生退變,最終流產。單獨使用米非司酮的完全流產率僅為60%,由於單獨使用米非司酮的完全流產率較低,故需與前列腺素製劑合併使用。
服用米非司酮後的36-48個小時口服或經陰道放置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製劑米索前列醇片(每片200ug,每次2-3片),可透過前列腺素對於子宮有收縮作用和軟化宮頸的作用,使子宮收縮,促使妊娠產物排出而導致流產。
藥物流產的完全流產率為90%以上,在完全流產中約有80%的婦女在使用米索前列醇後後6小時內排出胎囊,完全流產者流產過程中平均出血天數為14天,這兩種藥物合併用於終止早孕的主要副反應是噁心嘔吐、頭暈、和。大約30-40%的婦女在用藥後會有這些副反應,但一般持續的時間不長,且多為輕至中等程度,一般不需特別治療,流產後多可緩解。
藥物流產可以避免前述我們談及的負壓吸宮人工流產術的缺點。特別是對於產後仍哺乳的妊娠婦女,子宮過度屈曲、宮口過緊手術困難的婦女,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應該注意的是藥物終止早孕的過程明顯較負壓吸宮人流手術為長。在這個過程中,實際包括了幾種病理情況的演變,可以從發展為難免流產,進而成為完全流產,也可導致不全流產或過期流產。如不能準確地判斷流產過程,及時給予處理,可因出血過多給婦女帶來損害。因此目前藥物流產的方法還遠不能滿足婦女們的願望成為家庭使用的藥物,而必須在醫生的嚴密觀察下使用。
在人工流產術前,應對婦女做全面的全身及婦科檢查,有下述情況的婦女不宜馬上行手術:
(1)各種疾病的急性發作期。
(2)急性生殖器炎症,如、急性或亞急性、急慢性、性傳播疾病。
(3)全身健康狀況不良不能耐受手術者。
(4)手術前體溫持續在 37.5℃以上而未查明原因者。
(5)妊娠劇吐酸中毒尚未給處理者。
對於任何一種禁忌情況都不絕對的,遇到疑難病例時,需請經驗豐富的婦科醫生或由內、外各科共同商討,權衡流產利弊,妥善治療,選擇流產合適時機。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對婦女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