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因素导致脚后跟疼
脚后跟疼也属运动创伤,根据受伤部位及组织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跟骨骨膜炎,跟骨下滑囊炎和脂肪垫炎三种,这三种创伤的共同点都有明显压痛。
跟骨骨膜炎在前脚掌蹬地时疼痛最明显,而跟骨下滑囊炎和脂肪垫炎在前脚掌蹬地时不痛,只有在脚跟着地时才有明显的疼痛。
外伤导致脚后跟疼
走路的时候,脚跟踩在凸起物,如石子,台阶边等,导致垫伤而形成肿胀,按西医的说法是,跟骨长了骨刺,初次压伤了软组织,脚跟软组织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了无菌性炎症,导致脚后跟疼痛。
气血不活造成脚后跟疼
中老年人走路后容易发生脚后跟疼的现象,多因年纪大,气血不活,以及湿热下注,加上外伤原因所致。由于脚跟骨处于人体下肢远端,皮下组织较少,循环较差,自我新陈代谢能力较低,如果是气温低的环境下,人体适应能力差,因此一旦跟骨部位稍有伤损,患处的滞气和瘀血就容易凝聚,导致脚后跟疼。
走路脚后跟疼怎么办
1.走路时尽量不使脚跟着地,让疼处尽量休息,每天晚上用热水烫泡脚部20到30分钟,在泡脚水中放一些食盐,葱根或是蒜瓣子更好;泡完脚之后自己再按摩10到15分钟。
2.在脚跟疼痛处放一块挖孔的海绵垫或泡沫塑料垫,孔直径1厘米左右,海绵垫的厚度以脚跟着力的时候不疼为原则,坚持这样做3到4周,有可能自愈。如果不能痊愈的话,再请医生治疗。
如何预防走路脚后跟疼
要预防走路时脚后跟疼,应该注意在走路时用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先用脚跟落地,尽量避免脚跟被硬物硌着;多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也能预防脚后跟疼痛;此外要注意,走路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要注意认真做好脚部的活动,使神经,血液循环,骨骼和肌肉达到与运动相适应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