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徐瑞华指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发展中国家达70%,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增加2倍,已被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研究机构HP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如果已经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且有胃部不适症状,应该尽快治疗。胃癌也可以说是“吃出来的肿瘤”。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潜致癌物含量高,会增加患癌风险。他指出,中国人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 用餐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饭剩菜、喜食烫食等不良习惯都会导致胃癌“找上门”。
研究还显示,在吸烟的人群中,胃癌,特别是胃食管交界处癌的发生率会升高一倍。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通过对血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
喝酒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因为酒精容易破坏胃壁黏膜的自我保护作用,导致甚至的发生。长期大量地喝酒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反复发作,这正是滋生胃癌的温床。
流行病学调查,约10%的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父母等一级亲属中如果患有胃癌,子女患胃癌危险要比普通人高2~3倍。一些家族性疾病如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等,伴发胃癌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
诊断:查胃镜比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更可靠
徐瑞华强调,除了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士需进行胃癌筛查之外,如果出现胃癌的“报警症状”如、呕吐、消瘦、上腹部不适、上等,也需要尽快做胃镜检查。
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A19-9、CA72-4等,但筛查出的阳性率不高,仅不到三成,在胃癌筛查方面价值有限。查胃蛋白酶原PGI值低下,虽然反映可诱发癌症的进展如何,但也有局限性。上消化道钡餐因早诊率低,已逐渐被胃镜代替。“目前做胃镜仍然是发现和诊断胃癌的最主要手段,高危人群应每两年做一次胃癌筛查。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风华表示,早期胃癌多无症状和体征,或仅有非特异性症状如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等。对于可疑胃癌患者,第一步是进行病史询问;第二步体格检查,注重看浅表淋巴结、腹部压痛、包块、、盆底结节有无异常;第三步是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潜血试验,抽血检查与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
第四步是进行辅助检查,包括胃镜、腹腔镜等腔镜检查和CT、MRI、PET-CT、B超等影像检查。其中,消化道内镜的病理诊断是胃癌确诊的金标准,而影像检查作为胃癌分期诊断的依据。其中,CT最常采用。在腔镜检查中,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此外,有些病人可通过抽腹水找癌细胞、CT或B超引导下肿块穿刺等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