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化验项目有哪些
诊断指标
①血糖:该指标稳定,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自动化分析,被常规广泛地应用,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以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原因,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若空腹血糖(FPG)≥7.0mmol/L,OGTT试验2小时≥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监测指标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可以反映采血前1~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疗效监测及指导用药的良好指标。
②糖化血清蛋白:它主要反映测定前近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是监测糖尿病近期疗效的重要指标。试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故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同一患者前后连续检测结果的比较更有价值。
③尿糖: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尿糖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而仅作为监测指标。
胰岛B细胞功能检测指标
①胰岛素的测定:1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很低,有时测不出。2型糖尿病肥胖者高于正常,明显增高者提示有胰岛素抵抗存在。采用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联合检测,更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②C-肽测定: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C-肽的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此外C肽的测定还可用于鉴别低血糖的原因(是因胰岛素瘤的过度分泌或因病人自己注射了胰岛素)、判定胰岛素瘤的切除是否完整或是否转移、胰岛移植手术后的监测等。
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测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出现早,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不易消失,在糖尿病的预测、分型、指导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测
①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是一个出现早、易于检测的并发症。当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半年有两次增高,提示有早期肾损害,这时如控制好血糖,并及时用药,肾功能尚可恢复正常。
②血、尿酮体检查:酮体包括B-羟基丁酸(占78%)、乙酰乙酸(20%)和丙酮(2%),化验血或尿中酮体的所有方法中,没有一个方法能和这三种酮体同时反应。严重的糖尿病可使酮体在血中堆积,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筛查阳性也可能是由不能进食、呕吐造成的,筛查阴性也可能发生了酮中毒,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B-羟丁酸含量,超过0.5mmol/L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当然,糖尿病的化验远不止上面这些,有些医院也会把一些相关联的化验项目列入到常规检查中,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等,在检查这些项目时要掌握一个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承受能力来科学选择。
如何看待这些检测指标
为了方便“糖友”们理解,上面我们人为地把一些较为常用的化验指标进行归类,但并不是绝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如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也是常用的监测指标。糖耐量试验不是每个患者必须要做的,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B细胞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以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近、远期疗效监测指标。在病情较难控制或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建议监测胰岛B细胞功能,检测有无胰岛素抵抗及其严重程度,以进一步了解病情。在糖尿病发病几年后,必须注意检测其并发症的指标,以便进行综合治疗。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测,有利于糖尿病的预测、分型及早期防治。
对于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化验的间隔时间更是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开始时应一天查7次血糖,如三餐饭前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病情稳定后,可每隔1~2周测一次。若条件实在有限,可临时用尿糖代替血糖(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不能长期用尿糖代替血糖作为监测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监测一次(至少应保证每年两次)。其它化验指标根据病情需要时才查,不一定要列常规复查项目中。总而言之,对化验指标的取舍及间隔时间,一定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最好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需要提醒的是,以前许多化验项目用血浆做,现在大部分都用血清做了,不管用血浆还是血清,只要注意看化验结果及参考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