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朋友相会,酒显然是调动气氛、沟通感情必不可少的“助推剂”。年关将至,聚会、酒席似乎一直都是中国人节日期间的传统项目,在应酬场合有时难免还是需要喝一些酒的。但是,喝酒接踵而至的欲裂、浑身发冷等症状会让人难以忍受。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饮酒过度会对身体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和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首次饮酒后10分钟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会增加。人体能够耐受的酒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为人体能否耐受酒精主要取决于自身分泌的酶(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有些人先天分泌充分,后天逐步‘锻炼’也可刺激人体促进酶的分泌。人们的“酒量”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饮酒过量有抑制呼吸的可能,喝酒过程中大量喝水或吃水果有助于减轻人体的醉酒程度。但人们更应当担心的是酒精长期(酗酒)对人体的影响。美国《医学日报》近日刊文,盘点酒精会对身体以下具体五大器官造成伤害:
心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致使血液流动不规则。酗酒者往往会受到的困扰,它会造成心脏肌肉松弛和下垂。心肌病患者通常会呼吸急促、疲劳、肝脏肿大和持续咳嗽。饮酒还会增加人们发作心脏病的风险。
大脑 饮酒最初会让大脑有一种兴奋感,随后就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饮酒会减缓神经递质间的信息传递,存在于酒精中的乙醇会对大脑的多个部位造成损伤。大脑神经递质长期遭受损害会导致饮酒者的行为和情绪发生变化,出现焦虑、抑郁、记忆力丧失和发作。如果饮酒者的营养状况欠佳,就会出现脑水肿,随之而来的症状就是记忆丧失、混乱、幻觉、肌肉协调能力丧失和无法形成新的记忆。
肝脏 肝脏对于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控制感染和清除体内毒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每年有200万人因为饮酒过度而导致肝脏疾病。2009年,被列为美国人死亡的第十二大主要原因,其中有近半数的病例与饮酒有关。美国有约1/3需要进行手术的病例也是由饮酒造成的。
胰腺 饮酒过度会扰乱胰腺的功能,让它在内部分泌过多的酶,而不是把酶输送到小肠中去,酶在胰腺中的堆积最终会导致炎症,即所谓的。胰腺炎既有可能急性发作,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心率增加;也有可能慢性发作,即胰腺功能缓慢恶化,甚至是死亡。
肾脏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作用还会拓展到肾脏。由于酒精具有利尿作用,肾脏无法正常调节体液的流动,造成钠、钾、氯离子的分布紊乱,引起电解质失衡。过度饮酒还会导致高血压,它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第二大原因。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年轻男性酗酒会使血压升高,但年轻女性或青少年则不会有这个问题。事实上,若年轻女性少量或适量饮酒,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减半。
研究结果同样也适用于老年男女。老年男性喝酒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也就越高。尽管这项研究发现年轻人酗酒跟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但并未证明酒精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酗酒的定义是男性一次饮酒量超过5杯,女性一次饮酒量超过4杯。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对2010年所完成调查的8605名志愿者的医学资料进行了分析。这些志愿者于1996年开始参与研究,当时他们的年龄为8~14岁,他们每两年完成一次详细的调查问卷。到2010年时,这些志愿者的年龄为22~28岁。在考虑了体重、年龄、种族和吸烟等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年轻人在一年前酗酒,他们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增加70%。同时,研究还发现,与不饮酒者相比,如果年轻女性轻度或中度饮酒,患高血压的几率就会减少45%~62%。饮酒之所以会对血压有各种反应,是因为酒精对血管的影响。酒精是一种血管扩张剂,饮酒开始时扩张、放大血管,使血流量更大,但戒酒的时候血管就会收缩。不过,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女性不需要注意喝酒的量,酒精还是会对心脏有不良的影响。
温馨提示:吃药了就别喝酒
有一种治疗慢性乙醇中毒和乙醇中毒性精神病的药——双硫仑(disulfiram)。其是戒酒硫类药物的通名,又称戒酒硫、双硫醒,作为一种戒酒药物已在很多国家使用。应用本药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而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某些药物,其化学结构或作用机理与双硫仑相似,可产生双硫仑样反应。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有:
(1)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盂多、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尼西、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唑啉、头孢克肟等。
(2)硝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不论是口服或静脉给药,不论是何种酒,也不论是饮酒量多少,都会直接与吸收入血的乙醇发生反应,而出现双硫仑样症状。饮酒后要使用甲硝唑,必须禁酒5d,在使用甲硝唑时也应提醒患者应禁酒7d以上,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此类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
(3)其他药物和食物,呋喃类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磺脲类降糖药如氯磺丙脲、达美康、甲苯磺丁脲(D860)、优降糖、苯乙双呱、华法林、三氟拉嗪、妥拉苏林、胰岛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