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抗原陽性
輪狀病毒檢查時顯示抗原呈陽性,說明已經感染了輪狀病毒,會使患者出現腹瀉、託說、噁心、嘔吐、發燒等臨床症狀。
這種病毒好發於秋冬季節,尤其是乾燥、寒冷的氣候容易爆發,再加上嬰幼兒的區域性免疫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常熟,因此嬰兒兒是感染輪狀病毒的主要人群。
輪狀病毒抗體陽性
大部分秋冬季節容易腹瀉的嬰幼兒是因為感染輪狀病毒所致,如果抗體呈陽性,並且伴有臨床症狀,則提示正處於感染階段;而90%的成人也有輪狀病毒抗體呈陽性,如果沒有臨床症狀,則說明既往感染過輪狀病毒。
因此,抗體陽性和抗原陽性的最大區別在於曾經感染和正處於感染時期。
輪狀病毒檢查誤區
白細胞升高是感染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患者檢查血常規時,之所以出現白細胞升高是因為部分患者嘔吐頻繁並同時伴有腹瀉、低熱,因為嘔吐的應激反應脫水引起了血液凝縮從而導致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的數量顯著升高,所以臨床上不能夠單獨以血常規及C反應蛋白升高作為細菌感染的標準。
早期進行血清抗體檢測
在輪狀病毒感染後的1-3天會有大量的病毒排出(最長有6天)所以臨床上可以採取糞便輪狀病毒抗原檢測應該在早期進行,而血清抗體滴度一般在感染瘊3周開始上升,所以早期檢測血清抗體的意義不大。
輪狀病毒的主要檢測方法
1、直接血凝技術
用輪狀病毒抗體致敏血球的檢測方法,主要從唾液、糞便等分泌物中檢測輪狀病毒。該方法的結果不易重複,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
2、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技術
RV基因組由11個雙鏈rNa片段組成,可以透過提取糞便中病毒rNa,進行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電泳形成獨特11條區帶,來判斷是否感染輪狀病毒。rNa電泳圖譜,既有診斷價值,又可區別不同型病毒感染,但是rNa提取較難成功且操作繁瑣耗時。
3、電鏡技術
在大便中用電鏡直接檢出特殊形態的輪狀病毒顆粒,敏感性較高,是鑑定輪狀病毒的經典方法。但由於病毒顆粒易於降解常常影響正確診斷,並且電鏡裝置昂貴,難以普及,故電鏡技術的應用大大受到限制,一般只能用於研究。
4、基因檢測技術
PCR技術是核酸分子定性和定量檢測的最常用方法,為輪狀病毒等難培養的病毒的診斷及病毒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手段。熒光定量PCR雖然操作複雜、需要專門培訓的技術人員、特殊的儀器裝置,但其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定量準確,在病原學診斷方面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5、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技術
酶聯免疫吸附檢測(ELISA)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免疫檢測方法。操作簡便,靈敏度和特異度高,可檢測105~106個病毒顆粒/g的糞便樣本。1985年被WHO推薦作為輪狀病毒的標準檢測手段。一般使用的是ELISA雙抗體夾心法,該方法可根據不同檢測目的設計特異的包被抗體和標記抗體;不僅用於診斷,還可進行血清分型、毒株鑑別等,適用於大規模臨床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但由於糞便標本成分複雜,如果腹瀉標本含較多的油脂和懸浮物,無法離心乾淨,易形成非特異性凝集物,可能干擾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從而導致結果判斷錯誤。
6、膠體金技術
該技術是奈米膠體金與免疫學技術結合所產生的快速診斷產品。該方法以膠體金作為示蹤標誌物,透過滲濾或層析提高抗原抗體反應的效率,形成的紅色膠體金條帶肉眼即可辨別,也可用灰度儀測量。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相當成熟,在HIV、HCV、HBV、流感病毒等傳染病診斷,HCG、LH等生殖激素檢測,毒品和藥物依賴鑑定,以及農業、環保等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該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1)使用方便快速,操作簡單, 不需經過特殊培訓,便於基層使用和現場使用,所有反應能在15分鐘內完成;
(2)成本低,不需要特殊的儀器裝置;
(3)可以同時進行多項檢測;
(4)標記物穩定,在4℃貯存兩年以上無訊號衰減現象;
(5)膠體金本身為紅色,不需要加入髮色試劑,省卻了加底物、終止液、激發液的步驟,對人體無毒害;
(6)不同環境下的穩定性好,不需冷藏;
(7)檢測標本種類多:可用於查血、尿液或糞便等。
輪狀病毒檢查前注意什麼
針對於輪狀病毒的檢查,不僅要告知醫生近期的用藥情況以及特殊生理改變,還要注意一下幾點:
1. 抽血前一天不要吃過於油膩的食物、高蛋白食物,同時避免大量飲酒,避免血液中的油脂成分或者酒精成分影響檢查結果。
2. 檢查前一天晚上八點以後禁止進食,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3. 抽血時應該放鬆心情,避免因為恐懼使血管收縮,而增加採血困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