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菌素類
具有破壞菌壁和抑制菌體蛋白合成的作用。雖也屬於含β-內醯胺環的抗生素,但它們對β-內醯胺酶比較穩定或十分穩定,
因此,對PPNG菌株和染色體介導的耐藥菌株所致的淋病,常能有效地取代青黴素類。大觀黴素耐藥菌株的出現使它們成為可行性代用品。
常用的頭孢菌素有頭孢唑林(cefazolin)、頭孢西丁(cefoxitin)、頭孢呋辛(西力欣)、頭孢噻。
青黴素類
透過破壞菌壁合成而起殺菌作用。此類藥物適於治療非耐青黴素酶的淋球菌(PPNG)引起的淋病,是本病的“標準療法”。
然而在治療前不作藥敏試驗,將其作為常規療法是不適當的,當PPNG菌株的流行率大於5%時,不應採用青黴素類治療,而應選用其他製劑。
加服丙磺舒的目的是減慢青黴素自腎臟排出,並減少其與血漿蛋白結合,提高血內水平,延長半衰期,以充分發揮其抗菌作用。
β-內醯胺酶抑制劑
PPNG菌株對青黴素和一些頭孢菌素耐藥的原因,主要是產生了β-內醯胺酶所致。
棒酸和青黴烷碸是抗菌活性很弱的化合物,與含β-內醯胺環的抗生素聯合應用時,透過抑制-內醯胺酶,保護抗生素免受破壞,可抑制PPNG菌株的生長,但對非PPNG菌株則不發揮顯著意義的作用。
棒酸和青黴烷碸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分別與阿莫西林(羥氨苄青黴素)和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相似,各適於與後者聯合使用。
氨基糖甙類和氨基環狀糖醇類
主要作用為抑制菌體蛋白合成。用於治療對青黴素耐藥或過敏的患者。前一類常用者有慶大黴素(gentamycin)、卡那黴素(kanamycin)、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和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黴素);
後一類藥物主要是大觀黴素(淋必治),它對PPNG菌株和非PPNG菌株引起的單純型淋病的治癒率高達98%以上,對有合併症型淋病也有極佳的療效;並且,該藥與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類不產生交叉耐藥性,使用安全,是治療淋病的最佳藥物之一。
目前,在一些地區已出現了耐大觀黴素的淋球菌菌株。其換代產品trospectomycin的抗菌譜較大觀黴素寬,包括Gram陽性菌、陰性菌、厭氧菌和衣原體,並且,它的組織內濃度更高,半衰期更長,因此對淋病效果更好,還對衣原體性尿道炎有較好的療效。
肟(cefotaxime)、頭孢哌酮(先鋒必)、頭孢唑肟(益保世靈)、頭孢他啶(復達欣)和頭孢曲松(頭孢三嗪)。其中以頭孢曲松(頭孢三嗪)和頭孢他啶療效較佳。拉氧頭孢(氧雜頭黴唑)在腦脊液中濃度很高,很適於治療淋菌性腦膜炎。
淋病如何護理
1、淋病未治癒前不可性交
一方面是由於性交可加重本身病情,另一方面是由於性交時可將淋菌傳給對方,促使淋菌蔓延。一些妓女雖無症狀,但可透過性交將淋菌傳給對方。一般要在徹底治癒後才能恢復房事。即正規治療後3次培養未發現淋菌,又無症狀,才算治癒,此時方可性交。
2、病期要加強營養和休息
多吃新鮮蔬菜、瓜果、多飲水;忌辛竦,忌酗酒。否則可使症狀遷延難斷。要有充分的休息,不過累。
3、夫婦雙方徹底治癒兩個月後可安排妊娠
不宜過早,否則易復發。如妊娠後淋病復發,應該用青黴素作正規治療,產後給新生兒滴抗淋菌的眼藥水。
同時觀察寶寶的眼分泌物,如呈膿性,應及時去眼科診治。如為淋菌性眼炎,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失明。
4、患病後6周應做血清檢查
30天內接觸過患者的性伴侶應做淋菌檢查,並進行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