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超過38.5度:使用退燒藥
通常患者手足口病發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藥,以免發生虛脫及藥物毒性反應。但若是高燒超過38.5度的情況下,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吃點退燒藥,多喝水多休息,儘快退燒,以免持續發熱導致寶寶引起其他併發症。
持續高燒不退:建議住院治療
如患者體溫(腋溫)大於39℃,常規的退熱效果不佳,而且持續高燒不退並且反覆發燒的情況下,家長要高度重視,及時送寶寶到醫院輸液救治,建議住院留觀,以防寶寶出現併發症,如: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發燒降到38.5℃以下如何護理
建議38.5℃以下進行物理降溫,如減少衣服、多喝水、使用退熱貼、溫水洗澡、推拿按摩等方式降溫:
1、冷溼敷
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溼,擰成半乾,敷在患者的額頭、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鐘更換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溫度,有利於患者退燒。
2、全身溫水擦浴或泡澡
將患者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面板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一次,擦浴後半小時測量體溫,出疹子的小兒發熱不宜用此法降溫。
3、溫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溫開水1/1,或75%酒精兌溫開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溫開水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迴圈到了身體表面,又使面板變熱時,就可以再重複第二次,如此重複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
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多喝水
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5、小兒推拿
(1)開天門100—150次。
位置:天門穴又名攢竹,位於兩眉中(印堂)至前髮際成一直線。
操作方法:用兩隻手的大拇指輕輕地自眉心交替直線推動至前發跡線。
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腦,鎮靜安神。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煩躁不寧、驚惕不安等。
(2)推坎宮100—150次
位置:坎宮位於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線。
操作方法:用兩個大拇指的正面從印堂穴沿著眉毛想眉梢分推。
功效:疏風解表,醒腦明目,止頭痛。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目赤痛,煩躁不安,驚風,目眵等。
(3)揉太陽穴100—150次
位置:眼角和眉角連線交點向後一指寬有一個凹陷處,這便是太陽穴。
操作方法:用中指指端輕輕按揉太陽穴。
功效:主治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4)揉耳後高骨100—150次
位置:耳後高骨位於耳後入髮際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兩個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兩側耳後高骨。
功效:。主治傷風感冒,頭痛,頭暈,驚風,煩躁不安,目赤痛,耳鳴,耳塞等。
(5)按揉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
手法:喲中指指端按揉,或者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無名指做對稱用力,捏擠大椎穴。按揉100—300次,捏擠10—15次。
主治:熱病、感冒、脖子疼痛僵硬等症。
手足口病高燒持續不退多久能好
治癒時間因人而異,會超過一週。
正常情況下,普通患者症狀輕微的手足口病伴有的發燒情況,會在患者發病後的一週左右即可痊癒,但若是像高燒持續不退的情況,就預示著手足口病可能向重症發展了,家長需要引起重視,此時治癒的時間會相對較長,超過一週以上。
手足口病高燒持續不退警惕以下疾病
絕大多數的手足口病患兒,5天之內體溫就會恢復正常。如果高燒持續不退,發燒超過5天,就要考慮是不是存在別的問題,如繼發了細菌性肺炎、呼吸道感染等,要是孩子精神不振、嚴重嗜睡,就預示可能出現了重症腦炎,這時候就需要到醫院檢查,來明確發燒的原因,對症治療,以免出現危及生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