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施治帶狀皰疹
1.肝經慾火證: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伴隨口苦咽乾,煩躁易怒,大便幹或小便黃,舌質紅,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數,治則宜清肝火,解熱毒。
2.脾虛溼蘊證:皮損顏色較淡,皰壁鬆弛,疼痛略輕,伴隨食少腹脹,大便時溏,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沉緩或滑,治則宜健脾利溼。
3.氣滯血瘀證:皮損消退居部疼痛不止,舌質黯,苔白,脈弦細, 治則宜活血化瘀,行氣鎮痛。
治療帶狀皰疹的常用中藥方劑
肝經鬱火證: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生地黃,車前子,澤瀉,當歸等;發於頭面者,加牛蒡子,板藍根,野菊花;有血皰者,加水牛角粉,紫草,牡丹皮;疼痛明顯者,加延胡索。
脾虛溼蘊證:蒼朮,厚朴,陳皮,澤瀉,豬苓,赤茯苓,白朮,梔子,甘草等;發於下肢者,加牛膝,黃柏;水皰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車前草。
氣滯血瘀證:陳皮,柴胡,川芎,止咳,香附,灸甘草,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心煩睡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蠣,梔子,酸棗仁;疼痛劇烈者,加延胡索,制乳香,制沒藥,蜈蚣等。
帶狀皰疹常用藥膳
銀花紫草茶
原料:金銀花10g,紫草5g。
製法:將金銀花,紫草揀雜洗淨,切片,曬乾,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即可。當茶頻頻飲服,可沖泡3-5次。
功效:清熱解毒,肝膽溼熱者適宜。
青葉柴胡粥
原料:粳米150g,大青葉,柴胡各15g,白糖適量。
製法:將大青葉,柴胡加水煎,3碗水煎至2碗,再把粳米,白糖加入煮成稀粥。
功效:疏肝清熱解毒,適用於帶狀皰疹初期皮疹色紅,水皰澄清,口苦,煩躁者。
菱角粥
原料:粳米100g,菱角500g,紅糖100g。
製法:將菱角煮熟去殼取肉,切碎,粳米洗淨加水煮至米粒開花時,放菱角煮成稠粥,加紅糖調味。
功效:解熱利溼。適用於脾虛溼蘊型帶狀皰疹患者。
馬齒莧薏米粥
原料:馬齒莧,薏苡仁各30g,粳米150g,紅糖適量。
製法:將馬齒莧,薏苡仁分別擇洗乾淨,入砂鍋加適量水,上旺火煮沸,後移至小火慢慢煮,加入淘洗淨的粳米煮至熟爛成米湯狀,熟後加入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解毒祛溼,適宜於脾虛溼蘊型帶狀皰疹患者。
帶狀皰疹中醫外治療法
方法1:
取穴:按面板損害所在部位循經取穴,常用穴位為合谷,曲池,內關,三陰交,陰陵泉,足三里,陽陵泉等。
製法:入針後,用瀉法提插捻轉2-3min,留針20-30min,每日1次。
適應證:清熱解毒。用於帶狀皰疹輔助治療。
方法2:
取穴:華佗夾脊穴。
治法:在簇集皰疹間隙點刺後,以閃火法拔罐,令出血5-10ml,患側華佗夾脊穴。亳針刺5-8分,捻轉瀉法,針感向同側肋脅部放射為度,行針1min,留針15-20min,每日1次。
適應證:清熱解毒,用於帶狀皰疹輔助治療。
方法3:
取穴:皰疹邊緣區,夾脊穴及足太陽膀胱經之背腧穴。
治法:採用梅花針叩刺皰疹邊緣區,並從上至下均勻叩刺背部夾脊穴及足太陽穴膀胱經之背腧穴,同時配合體針,取穴以曲池,合谷,阿是穴為主。留針30min,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