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是腦脊液生成或迴圈吸收過程發生障礙,而致腦脊液量過多壓力增高,擴大了正常腦脊液所佔有的空間,從而繼發顱壓增高、腦室擴大的總稱。常伴有精神衰退或痴呆的症狀。由於腦部對於人體的重要性,檢查腦積水往往需要謹慎。
腦積水診斷方法
1.CT:可以顯示腦室的大小、皮質萎縮的程度及相關的病變。在常壓性腦積水中,腦室明顯擴大,同時出現腦溝加深,但兩者不成比例,而以腦室擴大更明顯。在有些病人,腦室周圍低密度是重要的表現。
2.MRI:腦實質內可見由腔隙性梗死引起的輕微訊號改變。特別是可以區分流動的腦脊液和靜止的腦脊液,多數可見到大腦導水管通暢。腦室擴大而蛛網膜下腔容積正常,高壓性腦積水則腦室擴大而蛛網膜下腔消失。
3.同位素腦池掃描:透過腰穿,將放射性核素注入蛛網膜下腔,分別於4、24、48和72小時進行腦掃描。正常情況下,同位素在腦凸面流動而不進入腦室,48小時後大腦表面的同位素完全消失。在原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者,同位素進入腦室內並滯留達72小時,而腦凸面無積聚;或同位素進入腦室,也積聚在腦凸面。
4.腰穿:側臥位腦脊液壓力常低於1.76kPa180mmH 2 0,腦脊液細胞數、生化指標正常。腰穿後病人症狀和體徵常暫時改善。
5.持續顱內壓描記:持續監測顱內壓48~72小時,可發現兩種壓力變化情況。一種為壓力基本穩定、波動很小,平均顱內壓在正常範圍內;另一種可見顱內壓有陣發性升高,呈鋸齒形高波或高原波,約佔測壓時間的10%左右,其餘時間的顱內壓也常處於正常的上界或輕度升高。臨床上以後一種分流手術效果較好。
6.腦血流量測定:PET或SPECT檢查可發現常壓性腦積水病人的腦血流量較正常人明顯減少,經分流手術後腦血流量則有所增加。但也有作者認為這種改變不完全可靠,有待進一步研究。
7.腰椎穿刺腦脊液灌注試驗:腰穿成功後,腰穿針接上三通管。管的另兩頭分別接上測壓儀和注射器,透過注射器向蛛網膜下腔注入生理鹽水,速度約每分鐘1.5ml,觀察壓力儀的變化。正常時壓力的上升每分鐘不超出0.196kPa20mmH 2 0,而在常壓性腦積水時,其壓力的上升高於此值。
腦積水須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1.嬰兒硬腦膜下血腫或積液:雖然硬腦膜下血腫或積液的嬰兒也有頭顱增大、顱骨變薄,但常伴有視神經乳頭水腫而缺少落日徵。前囟穿刺可鑑別,從硬腦膜下腔可抽得陳舊血性或淡黃色液體。
2.佝僂病:佝僂病的顱骨不規則增厚,致使額骨和枕骨突出,呈方形顱,貌似頭顱增大,但無顱內壓增高症狀和腦室擴大,卻有全身骨骼異常。
3.腦發育不全:雖然腦室也擴大,但頭不大,無顱內壓增高表現,卻有神經功能及智力發育障礙。
4.積水性無腦畸形:CT片上除在枕區外無腦皮質,還可見突出的基底節。
5.巨腦畸形:雖然頭顱較大,但無顱內壓增高症狀,CT掃描顯示腦室大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