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脾胃對人的進食、排洩、休息、學習以及保持體形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脾胃的正常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關鍵一環。
■專欄專家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消化科主任陳延,廣東省中醫院“補土派”學術流派研究團隊負責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病臨床工作。
脾胃與進食
進食是人體獲得身體所需營養的必備條件。進食正常包括吃東西要有食慾,要能吃得下,吃東西要感覺有滋味,這些都跟脾胃的功能相關。
“脾開竅於口”,脾的功能正常,口的味覺才會正常,吃東西才有味道;“脾主運化”,脾能運化食物,人才能有食慾;胃主受納,胃的受納功能正常,東西才能吃得下。脾胃在人體中主要負責消化吸收的工作,進食的好壞與脾胃的功能密切相關。
脾胃與排洩
人體的排洩異常主要包括與兩個方面。
其中,便秘與胃的關係最大,因為胃為六腑之一,“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胃氣主降,胃氣的和降是大便能夠順利排出的關鍵。而腹瀉與脾的關係密切,腹瀉的關鍵是人體的水溼太多,《雜病源流犀燭》有言“溼盛則飧洩”,《醫宗必讀》有言:“無溼不成瀉”。脾是人體中運化水溼的重要臟腑,脾運化水溼的功能正常,體內就不會有水溼存留,大便自然就會成形了。
脾胃與睡眠
人要入睡需要陽氣潛藏,就像太陽下山一樣。而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經,如果在睡前吃了太多的東西或小孩子,飲食停滯,就會造成胃氣不能下行,就像太陽無法下山一樣,會影響睡眠。所以,中醫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說。因此,成人在睡前不宜進食,要吃宵夜也儘量在睡前一小時以上。而小孩子就要注意消化問題,所以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脾胃與學習
人在學習或思考時會耗傷氣血,所以學生上課會以45分鐘為一節,就是氣血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如果長期學習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就會出現頭腦發木或者思緒不清晰的情況。所以,氣血的充足與否對思維和學習的持續進行有很大的影響。而人體的氣血需要由脾胃來產生,脾胃健康,氣血就充足,思維就清晰、活躍。所以,中醫有“脾主思”的說法。
脾胃與形體
人體過瘦是由於氣血不足,如果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就會為人體的肌肉提供生長所需的氣血,使其健壯。因此,中醫有“脾主肌肉四肢”的說法。人體過胖是由於痰溼或水溼困阻,而痰溼或水溼需要脾來轉化,如果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則痰溼或水溼難以產生或易於祛除,體形也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