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針灸陽陵泉作用 陽陵泉針刺深度

avatar 霧都音儀
1.9萬 熱度 A+ A-
陽陵泉穴屬足少陽膽經,陽者,以本經而得名也;泉者,乃本經之脈至此下注,有泉之象焉。《經穴解》雲:“穴在膝下一寸,胻外廉陷中,蹲坐取之。”下面來講講針灸陽陵泉作用。

針灸陽陵泉作用

陽陵泉為足少陽膽經腧穴,為本經脈氣所入,且足少陽膽經循行“過季脅”,陽陵泉為治療脅肋部疾病經驗要穴,該穴有疏洩肝膽,和解少陽,清熱除溼,祛風散邪,舒筋活絡,緩急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半身不遂,下肢痿痺,麻木,膝臏腫痛,腳氣,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坐骨神經痛,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膝關節炎,小兒舞蹈病等。

陽陵泉穴位層次解剖

1.面板:由緋腸外側皮神經分佈,到該穴面板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和淺靜脈。

3.腓骨長肌:由緋淺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腰神經到第1骶神經。

4.趾長伸肌:位於腓骨長肌的內側,由腓深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腰神經到第1骶神經。

5.脛腓關節:若水平直刺,碰到的硬性阻力即脛腓關節,此時針必須改變方向朝下,才有可能穿過小腿骨間膜,向內透刺陰陵泉。

深層有脛前返動,靜脈,膝下外側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和腓總神經分支。

針灸陽陵泉操作方法

取穴:坐位,膝關節半屈,腓骨小頭最突點前下方,脛腓關節處。

簡易取法:坐位,屈膝成90°,膝關節外下方,腓骨小頭前緣與下緣交叉處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進針方向:從外向內與小腿側面成90°。

深度:直刺,向脛骨後緣斜下刺入,深1-3寸,有酸脹感向下擴散;直刺,沿脛骨後緣處水平刺入, 透陰陵泉,深3寸,有整個膝部酸脹;斜刺,向後下方,進針1-2寸,可有麻電感向足背部放射。留針20分鐘。

施灸:艾炷灸3-7壯,或溫和灸10-20分鐘。

陽陵泉常用配伍療法

1、配中極,陰陵泉,針刺瀉法,清熱利溼,利膽退黃,治療黃疸。溼重於熱者,加脾俞,足三里,膽俞,三陰交,氣海;熱溼重於溼者,加至陽,腕骨,大椎,太沖,內庭;脾陽不振,溼邪內阻者,加陰陵泉,脾俞,足三里。

2、本穴為治療脅肋痛之要穴。配日月,支溝,太沖,針刺瀉法,清利溼熱,治療溼熱脅肋痛;配膈俞,血海,內關,三陰交,針刺瀉法,祛瘀止痛,治療瘀血阻滯之脅肋痛;配間使,三陰交,針刺平補平瀉法,理氣止痛,治療氣滯脅肋痛;配中庭,太沖,期門,俠溪,針刺平補平瀉法,疏肝利膽,治療肝鬱脅肋痛。

3、配上脘,太沖,神門,梁丘,內關,針刺瀉法,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治療肝氣犯胃之呃逆,嘔吐。

4、本穴為筋會,為治療筋急,經痙,筋患,經萎等經筋病要穴。若風熱傷肺陰,筋失所養,配尺澤,內庭,復溜,針刺平補平瀉法,清肺潤燥,養陰榮筋;胃熱筋傷者,配內庭,俠溪,針刺瀉法,清瀉陽明邪熱;肝熱筋痿者,配合谷,太沖,針刺瀉法,清肝洩熱,疏利筋脈;脾熱肉痿者,配內庭,合谷,針刺瀉法,清熱舒筋祛邪。

5、配身柱,筋縮,太沖,針刺平補平瀉法,解痙止痛,治療風痙筋急之舞蹈病,痙病,破傷風等。

6、配太陽,率谷,風池,針刺瀉法,祛風通絡止痛,治療風熱侵襲少陽經脈之頭痛。

針刺陽陵泉注意事項

若向對側透刺陰陵泉時,應注意進針的角度和方向,以防刺傷動脈,靜脈和神經。

忌針刺手法過強,進針後會有觸電樣針感竄行至足心,此時應稍提針,改變針角度再行刺入,如強行捻轉或大幅度提插則可損傷神經,導致下肢麻木,行走困難,形成針感後遺。

禁用瘢痕灸,本穴皮下肌肉淺薄,位於關節附近,一般不宜使用艾柱瘢痕灸,以防艾火灼傷面板,影響關節活動。

釋出於 2022-04-0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