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健康日”網站近日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泌尿學家發現,由於精子和精液存在缺陷而導致不育的男性,其早逝的風險要高於那些精液質量正常的男性。
研究人員對約1.2萬名年齡在20~50歲之間男性的醫學記錄進行了回顧分析,他們都因為不育問題而到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或位於休斯敦的貝勒醫學院接受過診斷和治療。在兩家診所,醫生對這些病人的精液質量(如總的精液數量、精子計數、精子移動性和形狀等)進行了記錄。透過對病人資料資料與死亡記錄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發現,存在兩項或更多項精液質量異常的男性,在研究期內死亡的風險是精液質量正常男性的2.3倍;精液質量指標不正常的專案越多,他們死亡的風險越大。具體來說,精液數量少、精子濃度低、精子活力差、總的精子計數少和活動精子數量少與死亡風險高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推測,這種關聯存在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生育是男性重要的生理功能,有10%~15%的雄性基因組涉及到生育功能,如果無法生成合格的精子,就意味著人體內的其他功能可能也較差。其次,精子存在缺陷也有可能是睪酮含量較低所造成的,這種雄性激素與長壽之間存在聯絡。最後,精子質量差,無後的機率就高,缺乏孩子的照料也是導致早亡的風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