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水补气升阳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含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质,生物碱,多种氨基酸,胆碱,叶酸,熊竹素以及微量元素硒。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补中益气,温养脾胃。
临床应用:1.用于慢性衰弱者,表现为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语言低微,脉象濡缓,久服黄芪有较好疗效;2.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3.治疗一切痹病,如周围神经麻痹,半身不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4、治疗表虚自汗症,急,慢性肾炎;5.用于治疗消渴,常与山药,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等配伍。
太子参补气益血
太子参味甘,苦,性微温,入心,脾,肺经。含果糖,皂苷,淀粉,精氨酸等。
功效:滋养强壮,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临床应用:体质虚弱而属阴虚者较适用,尤其适宜于肺气不足,伤津口渴,阴虚咳嗽的病人;2.改善消化吸收功能;3.小儿病后体虚无力,自汗,配以浮小麦用。
生地黄滋阴养血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块根主要含β-谷甾醇与甘露醇,以及少量的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还含有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与维生素A类物质。
功效:滋阴养血,养阴生津。
临床应用: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1.治疗温热性疾病,有舌绛,口渴,便秘,睡眠不安证候者,可配玄参,麦冬以清热;2.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治吐血,衄血可配伍白茅根,芦根,治尿血配木通,车前子,痔疮出血可配伍地榆,槐角。3.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所致的咳嗽,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4.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皮癣等;5.用于治疗糖尿病,配伍天冬,枸杞子等;6.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当归补血和血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根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蔗糖,维生素B12,维生素A类物质。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临床应用:当归为中医临床用得最多的中药,凡需养血通脉,无论属血证,虚证,表证和痈疡,都可用当归。
1.用于妇科调经:取其有行血,镇痛作用。可能是加强子宫收缩而排瘀血,或弛缓子宫痉挛而 镇痛,配以熟地黄,川芎,白芍(即四物汤)。
2.用于养血:对心血虚之心悸,健忘,失眠,心神不宁等,用当归养血以安神。
3.用于治疗肢体瘀血:在跌打方剂和治疗鼻塞性脉管炎的方剂中常用当归。
4.用于治疗腹痛:对气血瘀滞而兼虚寒的腹痛较适宜。
白茅根凉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小肠经,含多量钾盐,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淀粉等。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水肿。1.用于治疗咯血,鼻出血,尿血而属热证者,需配以生地黄,黑栀子,藕节等。2.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取其有利尿消肿作用,配以车前草,玉米须等。3.用于治疗温热病烦渴(配芦根),恶心呕吐(配葛根)。此外,以白茅根,赤小豆共煎汤,对治疗黄疸水肿有一定作用。单用茅根煎汤代茶可清热利尿。
白芍养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脾,肝经,根含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酸,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柔肝止痛,养血补阴。1.治疗腹痛,能解痉而缓和肝气之,配伍柴胡清肝解郁,镇痛效果更好;2.治疗痛经,取其养血和镇痛作用,配伍当归,熟地黄等;3.治疗由血虚引起的四肢肌肉痉挛抽搐,尤其小腿腓肠肌痉挛,能解痉而镇痛,常配伍甘草用,有协同作用;4.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等,为养肝阴之主药。
何首乌养血祛风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入脾,肺,肾经。何首乌根和茎含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淀粉,粗脂肪,卵磷脂等。
功效:养血祛风,滋阴强壮,补益肝肾。
临床应用: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腰膝软弱。1.治疗血虚体弱,尤其适宜于虚不受补者,因何首乌补而不滞,不易引起胃肠积滞或激动肝火;2.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常服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症状。3.治疗神经衰弱,与安神药同用,如配伍磁石,丹参,五味子,酸枣仁则 效果更好。4.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风燥疾患;5.治疗疟不止,瘰疬蔓延,疖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