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病原是什么
主要为肠道病毒,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肠道病毒属于RNA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中生存,不易被胃酸及胆汁灭活,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发病多在潮湿闷热季节。
传播途径有哪些
人类是目前已知的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有手足口病的人群及隐性感染着均有传染性,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的粪-口传播,其次为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传播。是否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清楚。
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儿童。成人亦可感染,但相对较少。
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个体因素
5岁以下儿童易感,早产儿、婴儿期未能母乳喂养者均更易患病,3岁以下幼托机构儿童是高危人群,男孩由于好动,自身卫生情况较女孩差,因此患病高于女孩。
2、卫生习惯
婴幼儿喜欢吸吮手指、咬玩具,这种特性容易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饭前、便后或者没有良好洗手习惯的儿童极易发病。
3、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卫生差,环境拥挤,空气流通不畅,或有人粪堆积,污水、垃圾滞留均使儿童易感手足口病。
4、气候因素
由于病毒喜欢闷热潮湿的环境,因此夏秋季是该病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严格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如何治疗
1、普通病例
主要是对症治疗,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给予患儿充足水分摄入,适当退热,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等措施即可。
2、重症病例
需要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措施包括降颅压,降温、镇静、止惊,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并注意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护理要点有哪些
1、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
2、口腔护理
指导患儿口腔清洁,饭前和饭后给予淡盐水漱口;
3、皮肤护理
保持皮疹周围皮肤干燥和清洁,经常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处引起感染,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4、心理护理
对大一点的患儿,可结合患儿生理和性格特点,以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其交流,消除紧张不安心理,尽可能配合治疗,促进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