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间长对身体的危害
1、皮肤问题
一般认为洗澡会让皮肤充满水分,但实际上长期长时间洗澡反而会适得其反。人体皮肤有一层皮脂膜,可防止皮肤水分丢失,保持湿润有光泽,最怕经常性的碱性刺激和高温破坏。
冬季人体皮脂膜会明显变薄,如果洗澡过于频繁,并大量使用沐浴液,会使正常角质细胞过多脱落,皮脂膜变薄,皮肤屏障破坏,引起干燥、瘙痒、皮屑。
2、大脑缺氧
冬季洗浴间水蒸气较多,加上通风差,若洗浴时间太长,可能造成大脑缺氧,甚至导致晕倒、脑出血、心绞痛等症状。
3、头晕、虚脱、多汗
低血糖的人,空腹洗澡风险大。因为洗澡时,血液循环加速,增加血糖消耗,容易引起眩晕、心慌、多汗等症状。
4、易发心脑血管疾病
老人冬季洗澡,往往习惯性地把水温调高,加上时间过长,皮肤毛细血管就会扩张、血流加快、心脏出现反射性的心率加快;一旦关掉水龙头,毛细血管又会收缩。
这样的冷热变化,会不断刺激血压与心率,易使高血压患者出现急性脑、心缺血,导致急性脑中风、心脏病等危险。
洗澡注意事项
1、喝水
洗澡前绝对要做的事儿是:喝水。再加一条:老人坐着洗澡!再说一遍:洗澡前要补水,补水后再洗!
2、两种天气尽量不洗
刮风、下雨时,燃气热水器的煤气更难顺畅排出,易回流,引起中毒。另外,雷雨天气最好不用太阳能热水器。
3、劳累不宜立刻洗澡
家务或刚运动完,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
4、发烧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虚弱时洗澡易发生意外。
5、酒后不宜洗澡
洗澡时人体要出汗,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相对增高,再加上热水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脉搏跳动,往往引起血压下降、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