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受多年形成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模式影响,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学习生活非常紧张,饮食和睡眠也不规律,时间一长,难免得胃病。
胃病 患者正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统计数字显示,中小学生的胃病发病几率已经高达53%,某重点中学高三王姓同学告诉记者:“一上高三,马上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有时压缩吃饭睡觉的时间来学习。最近常常还没到中午吃饭时间,胃就开始疼了。”
全民胃健康工程主任医师李炎分析,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饮食和生活不规律是得胃病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一直在减负,可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受多年形成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模式影响,他们仍然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学习生活非常紧张,饮食和睡眠也不规律,时间一长,难免得胃病。所以,李教授提醒学生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规律,还要时常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已经患有胃病,不要滥服胃药,要采用科学的胃康复方法,及时补充生物胃 粘液 。
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 食物 : 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 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 腹泻 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 研究 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 量 ,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 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 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 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 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 血液 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 维生素 C: 维生素C 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 蔬菜 和水果。
做为家长,应该合理规范孩子们的饮食,遵循以上11条原则并使其生活规律,还要以朋友的角色经常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已经患有胃病,不要滥服胃药,当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