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沟的针刺方法
取穴:面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鼻中沟之中点取穴。
进针方向:仰卧位,从下向上斜刺或直刺即可。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麻,胀,痛感。
水沟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眶下神经分布。眶下神经是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络支,经眶下孔穿出至面部,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的皮肤。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和上唇动,静脉。上唇动脉是面动脉走至近口角处发出的分支;上唇静脉是面静脉的属支。
3.口轮匝肌:位于口裂周围的口唇内,上至外鼻,下肢颏结节的上方,为椭圆形的扁肌,受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支配。
针刺水沟功能主治
水沟为督脉经腧穴,有祛风清热,调和阴阳,苏厥逆,清神志,醒脑开窍,针灸安神,活络止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晕厥,昏迷,癫狂,痫证,子痫,脏躁,急惊风,中风口噤,不省人事,口眼㖞斜,产后血晕,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心腹胀满,绞痛,气冲心胸,水肿,黄疸,热头痛,崩漏,丹毒诸症。
水沟常用配伍疗法
1.配巨阙,尺泽,大陵,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泄热化痰,清心开窍,治疗痰热壅盛,内闭心包之昏迷,厥证。
2.配中冲,合谷,丰隆,太冲,涌泉,针刺泻法,中冲点刺出血,清热启闭,开窍醒志,治疗中暑昏迷。
3.配曲泽,曲池,神门,委中,内庭,针刺泻法,曲泽点刺出血,解暑清热,醒神开窍,治疗中暑昏迷。
4.配颅息,神门,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清心开窍,镇肝熄风,治疗痰热扰心之惊风。
5.配曲池,劳宫,神门,合谷,委中,太冲,针刺泻法,清心平肝,熄风开窍,治疗热入营血之痉证。
6.配大椎,神门,后溪,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熄风豁痰,开窍醒脑,治疗风痰扰神之癫痫。
7.配上脘,大陵,丰隆,内庭,行间,针刺泻法,清火涤痰,开窍醒脑,治疗肝火挟痰,上扰心神之狂证。
8.配素髎,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针刺补泻兼施,重灸神阙,关元,益气固脱,苏厥醒神,治疗元气虚脱之晕厥。
9.配风池,曲池,外关,列缺,针刺泻法,祛风散邪,宣肺行水,治疗风水面肿。
10.配风池,四白,下关,颊车,地仓,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散邪,舒筋通络,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牙关紧闭等。
11.配印堂,风池,迎香,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散热,通利鼻窍,治疗风热鼻塞,鼻衄等。
12.配风府,大椎,后溪,夹脊,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脊背强直。
13.配肾俞,大肠俞,委中,针刺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闪挫腰痛。
水沟针刺禁忌
水沟穴是人体针感较强烈的腧穴,治疗时要求以轻刺激为主,当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感的时候,一般应停止再继续施针(急救时除外),留针20分钟左右出针。出针时宜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并轻轻按摩局部,以减轻其强烈的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