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原体侵犯机体或机体发生病变时,机体便会产生防御反映,这就是“生病”了。生病,在人们的观念里,总是件不好的事情。因为生病让病人产生不适的痛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要破费钱财和时间。所以一旦发现体温升高、或等病症时,就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很有些惶恐不安。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生病并非全是坏事。有些疾病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某些益处,或避免更严重疾病的发生,甚至有些疾病还可治疗其他疾病。更有甚者,国外学者研究了一种奇特的疗法,即“以病治病”。研究人员发现,罹患急性的患者,若得了病毒性,只要设法治愈肝炎,白血病便可好转甚至痊愈。患者如果感染了淋巴细胞性脉络丛病毒,糖尿病也可消失。
比如,下面的“病”可能就有利于康健。
1.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个人一辈子不得感冒的恐怕很少有。调查表明,大多数患者很少罹患感冒症。每年罹患感冒平均不到1次的人,比每年平均患1次或多次的人罹患癌肿的机率多8倍。研究认为,感冒时,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干扰素,而干扰素具有抗癌作用,可以将开始癌变的细胞予以破坏,把癌肿消灭在萌牙时期。另外,感冒时人体免疫系统还可产生攻击性免疫细胞,专门对付即将癌变的细胞。
2.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是机体的快速“消炎”法。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消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物,特别是中枢性止咳药,则会把加重炎症的脏东西都滞留在呼吸道里,不利于炎症的消除。出现咳嗽时,应在保暖的同时补充大量水分,避免胡椒、洋葱等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由于咳嗽有时是神经性的,建议尽量转移注意力,如看喜爱的DVD等。如频繁咳嗽还伴有、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3.发烧 体温一旦超过37℃就属于发烧,是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措施。病原体侵入人体,免疫细胞群起应战,其分泌的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医学研究证实,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会随体温的升高而增强,同时高体温也使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造成病原体生长所需的微量铁离子供给不足,进而抑制病原体发育;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比起它们,药物只是外援。大约有90%的疾病能够不靠外部手段的干预而治愈,这就是“人体自有大药在,机体具有能量场”的机理。所以,如果在发烧一开始就投以退烧药,等于对疾病缴枪投降,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此外,医学专家还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更怕高温。发烧时体内温度高出正常组织5℃─10℃,可能杀死隐藏于人体内不为人知的癌细胞。所以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食欲没有受到大影响时,不必急于吃药、就医。将冰块置于额头可缓解不适,同时多喝水,自行恢复。由于身体失去大量热能、维生素和矿物质,需及时补充。所以,要多吃一些营养清淡的食物,如豆制品等。若体温高于38.5℃,或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发疹、剧烈、眩晕、关节痛、痉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4.腹泻 腹泻,尤其排泄物有异臭时,往往是身体正在排出来自食物或其他方面的毒素。人为地、过早地使用止泻药,反而干扰身体的自我防御和平衡。例如有一种特殊的,就因为不引起腹泻,无法排出毒素,最终导致感染者神经中毒、等,比其他类型的疟疾都严重。遭遇腹泻,我们可以理智地采取因势利导法,例如喝一杯热水,帮助肠道尽快排完毒素。当然,与此同时你可能感到虚脱、出汗、全身无力等,可以喝一些含盐的稀粥补充体力。注意在腹泻结束后的24小时内,尽量避免吃油腻的食物,以保证肠胃能得到休息。当然,如果有严重的腹泻,便意频频、排便量少、肛门部有痉挛性疼痛,或排泄物带血,或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等症状时,就应该立即就医了。
5.呕吐 呕吐也是为了排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减少吸收。若此时采用药物止吐,会使有害物质滞留在人体内,危害健康。以呕吐为例,其发生期正好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各种有害刺激非常敏感,所以,母体就通过这种方式尽量排出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的物质。如果是单纯呕吐,应放松心情并适量补充水分,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不是,且伴随有肠胃不适,那就在补水的同时注意按摩胃部和腹部。呕吐后感到腹中空空也别着急进食。建议稍加活动,让身体舒展后再进食。若呕吐反复发作并致脱水,或伴有腹痛、发烧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6.鼻出血 流鼻血是因鼻前部的小血管破裂造成的。我们可以把这种流血看做机体自我“去火”的一种方式。在中医治疗中也有主动针刺放血去火的方法。当人们饮水减少,辛辣食物吃得较多,以及环境干燥,体内“上火”时,机体就常常自行选择薄弱的鼻粘膜“去火”。所以流鼻血时大可不必担心,血通常只从一个鼻孔流出来,90%的流血情况一般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传统的仰面看天用卫生纸塞鼻孔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建议你前倾身体,顺其自流,为保持形象,可以用纸巾轻轻吸去流出的鼻血。量较大时,建议捏紧鼻翼柔软处几分钟,或举起流血鼻孔的对侧手臂,帮助止血。当然,鼻子大量流血不止时需要立即就医止血,这往往是体内血管硬化、血压过高引起的。
综上所述,机体健康,并非定要处在无菌、无恙的状态。关键在于人体与外来入侵的病菌是否处在一种平衡的状态。生病,恰恰表现了躯体的自我防御、寻求平衡的一种积极态势。从这个角度说,生些小毛小病并非一无是处,它能使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活跃起来,使人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而且也能促使大病早早发现、早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当然人的机体防御机制不是万能的。小病只是病症的一种信号,当大量的病菌严重入侵时,躯体防御机制难以抵御病菌入侵时,小病就会演变成大病。因此,无论是亚健康状态还是生些“小病”,都不可疏忽大意,应及时到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等的干预帮助机体尽快战胜病菌,从而达到尽早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