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病原为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ropica,该虫形态并无特殊,我国新疆地区有病例发现。感染源为病人及带虫的动物鼠类,并经白蛉传播,也可经直接接种传播而感染,儿童多见,病后免疫力持久。潜伏期数周至数月不等。
黑热病的病因:
1、黑热病原虫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属人兽共患疾病。除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外,也可在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 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
2、国外将皮肤黑热病分为三大类型:
①东方疖:是由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故又称热带利什曼病。主要流行于中东、中亚和非洲、南美等地,在亚洲土耳其、叙利亚、伊朗、印度较多。我国1984年任灏远首次报告在克拉玛依发现8例东方疖。
②皮肤粘膜利什曼病:由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主要发生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巴拉圭以及中美洲的国家,分为原发性皮肤利什曼病和继发性皮肤黑热病两型:前者ld小体只侵犯皮肤而不侵犯内脏,1941年钟惠澜在我国报告1例;后者先发生黑热病,因未及时治疗,数月或数年后出现皮肤症状,或是黑热病已治愈,多年后又出现皮肤症状,这两种情况我国均有发现。
③黑热病:利什曼小体侵犯内脏,可同时出现内脏及皮肤两种类型损害,主要流行于非洲的苏丹、肯尼亚及亚洲的印度、中国等地。
黑热病的传播原理: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锥虫科利什曼原虫属、细胞内寄生的鞭毛虫。与人体致病有关的四种利什曼原虫属在形态上无差异而在致病性与免疫学特性上有差异,热带利什曼原虫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引起皮肤利什曼原虫病即“东方疖”;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鼻咽粘膜利什曼原虫病;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于内脏网状—内皮系统,引起黑热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分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前者见于白蛉消化道,在22~25℃培养基中,呈纺锤形,前端有一游离鞭毛,其长度与体长相仿,约11×16μm。利杜体见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在37℃组织培养中,呈卵园形,大小约4.4×2.8μm。
当雌性白蛉叮咬受染动物和患者时,将血中利杜体吸入白蛉胃中,2~3日后发育为成熟前鞭毛体,并行迅速二分法分裂繁殖,1周后前鞭毛体大量聚集于白蛉口腔及口器,当其叮咬人或动物时前鞭毛体即侵入体内,鞭毛脱落成为无鞭毛体利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