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毒可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传里,或由里及表,或郁于经络,或扩入营血,或内攻脏腑,因此,疮疡既有局部症状,又可有全身症状,在诊断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红、肿、热、痛、溃脓及功能障碍是疮疡共同的局部症状,但这砦症状并非一定全部出现,而是随所受病邪性质、病程长短、病变范围和病位的深浅而异。
一、疮疡检查方法 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检查血糖及尿糖,必要时做脓培养,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二、疮疡诊断鉴别
一疮疡与气血的关系 人身的气血是相辅而行的,是循经脉以内循环全身不息,它有内养脏腑、外营肌肤,具有维持生命,抵御外邪的作用。当气血循环作用被破坏,则气血运行失常,就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肉、或留于筋骨而发生疮疡,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由此可见,不论人体内部或外部气血凝滞,都可使人体发生疮疡;诸如痈、疽、疔、疖、流痰、流注、肿块等证的发生,都与气血凝滞的病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二疮疡与脏腑的关系 人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机体,疮疡疾病虽多数是发生于体表的某些局部,但与脏腑却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发生各种疮疡疾病,如《灵枢•脉度》说:“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华氏中藏经》也提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者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这就明确地指出疮疡疾病虽生于外,而其根源却与脏腑有关。
三疮疡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与脏腑联系,外通四肢、百骸、五官飞九窍、皮肉、筋脉等处,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个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不论何种致病因素引起人体的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都可发生疮疡。正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上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可见局部经络阻塞,是疮疡病变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而身体经络那一部分有了阻塞,那一部分就容易发生疮疡,故有按经络部位诊断和治疗的,如人中疔、委中毒等。
疮疡发病过程中,由于病理变化造成的特殊形态,或由于功能障碍产生的特殊体形,对诊断常有一定意义。 如颜面疔疮者步态蹒跚,局部突然伤口凹陷,皮色暗红,常是“走黄”的先兆。红丝疔必有红丝一条或数条; 蛇头疔溃后二周,仍形如蛇头,不见消煺,多是损骨;胸椎流痰的形如“鸡胸”、“驼背”;髋关节流痰因大小腿肌肉萎缩而形状如鹤膝;指关节流痰则指肿如蝉腹,骼窝流注每见患肢屈曲难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