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疾病,輕微無明顯症狀,晚期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發病時造成的腹部不適,外加西藥的刺激,可能會對腸胃造成二次傷害,對於腸胃功能比較差的患者,選擇中醫治療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肝血管瘤的中藥治療方法有哪些?
對肝血管瘤病治療,多采用行氣疏肝、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但在具體治療中應分辨氣滯、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為主,就採用以下藥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黃、赤芍清熱涼血止痛;柴胡、黃皮核、素磬針等理氣開鬱;丹參紅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軟堅散結、走竄經絡。如以氣滯為主,就採用以下藥物:柴胡、鬱金、黃皮核、素磬針等行氣解鬱;配丹參、紅花、三稜、莪術、大黃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軟堅散結、通絡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膽丸”和“丹火透熱療法”,療效更佳。症瘕之症,與一般的氣滯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積日久,非單純行氣活血之法可以奏效。
【熊膽丸方】
熊膽、珍珠、七葉一枝花、田七、牛黃,適量,焙乾,研為細末調勻,每服一克。
功能:通竅止痛,活血化瘀。肝血管瘤中醫名為:肝症瘕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小者可無症狀,大者則可以引起食慾不振、噯氣、脅脹痛等症狀。西醫學對此病治療方法主張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肝動脈結紮等。許多患者因此懼怕手術,求治於中醫。中醫古籍對症瘕頗多認為是七情內傷,導致肝氣鬱滯,氣滯血瘀,瘀積日久,則成症瘕。
中藥療法和西藥療法比較,毒副作用相對較小,但藥效緩慢,特別是肝血管瘤的治癒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所以需要患者明確正確的治療觀念,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要堅持,不間斷,早日治癒這一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