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招:看症狀
1、手足口病輕症患者
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發熱,一般在38~39°C之間,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症狀。發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腳上、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唇內側等處會逐漸出現紅色斑點,這些斑點會逐漸發展為皰疹。
2、手足口病重症患者
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在發病後的1—5天內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嗜睡、易驚、頭痛、嘔吐、驚厥、面色發白、心率增快或減慢等症狀。尤其是發高燒,溫度超過38.5度的情況,很可能說明患者病情已經往重症方向發展了,家長需警惕。
第2招:看精神狀態
1、手足口病輕症患者
手足口病患者在病症輕微的情況下,身上只是長有疹子,而這些疹子不痛、不癢,除了口裡的口腔潰瘍有些痛以外,患者基本上疼痛較少,精神狀態也還是可以的,並不會萎靡不振。
2、手足口病重症患者
若是手足口病是重症的情況下,那麼患者多伴有神經系統異常的表現,如:精神差、嗜睡、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痺、驚厥等,甚至面色蒼灰、身體冒冷汗,看起來精神狀態很不好。
第3招:看病症消退時間
1、手足口病輕症患者
手足口病輕症患者出現的上述輕微病症,會在發病後的7天左右自然消退,而且患者治癒後疹子不留痕跡,沒有什麼後遺症。
2、手足口病重症患者
手足口病的重症患者則治癒時間相對較長,通常痊癒在發病後的15天左右,甚至更久才能使全部病症消退,而且少數病例較為嚴重的,治好後還可能留有後遺症。
第4招:看患者年齡
1、手足口病輕症患者
3歲以上手足口病的低危人群,96%以上的患者多是輕微病症,而且病情基本沒有危險性。據國內病例觀察,3歲以上手足口病患兒尚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2、手足口病重症患者
手足口病患兒的年齡越小,其危險性越大。一般來說,6個月—2歲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這個年齡段。
第5招:看病毒型別
1、手足口病輕症患者
根據臨床上的患者來看,手足口病的患者多是這兩類病毒引起的,一類是柯薩奇病毒,一類是腸道病毒71型(EV71)。而感染柯薩奇病毒危險性相對較小,多表現病症輕微,一般無須住院,即可在1周左右自愈。
2、手足口病重症患者
而若是感染了EV71病毒的就比較兇險,很多患者有些從發病到死亡甚至只有1、2天的時間。因此若是感染了EV71病毒的話,一般就是重症患者了,這類病人要趕緊住院治療。
手足口病輕重症如何治療
1、輕症宜對症治療
如根據上述方法,判斷手足口病的患者屬於輕症患者的,要根據其相關病症採取對症措施治療,例如:有發燒情況的,建議採取以下方法給予退燒。
物理降溫
3歲以內的寶寶出現中低燒的情況下,家長們可以在家幫助寶寶進行物理降溫,具體方法如下:
(1)冷溼敷
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溼,擰成半乾,敷在患者的額頭、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鐘更換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溫度,有利於患者退燒。也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或者使用冰枕。特別是要冷敷額頭,還可以保護大腦不被燒壞。
(2)全身溫水擦浴或泡澡
將寶寶的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這樣可以讓寶寶的面板血管擴張,將體內的熱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注意: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大概每4~6小時一次,擦浴後過半小時再測量體溫,另外出疹子的寶寶發熱時不宜用此法降溫。
貼退熱貼
寶寶在發燒的情況下,還可使用退燒貼進行降溫,一般家長給寶寶貼一片退熱貼粘在寶寶的額頭上即可起到降溫的效果。
小兒推拿退燒
功效:清熱解表、發汗、退燒。
適宜物件:適宜100天—6歲兒童。
(1)一窩風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橫紋中點處。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溫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關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側,由腕橫紋直推至肘部(單向推不來回)。
功效:能培補肺氣,發汗解表
(3)揉外勞宮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無名指掌骨中間。
功效:溫中散寒,發汗解表,將氣血往內調配。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隻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將掌心向上,拿住內勞宮穴後,再用另一隻手食指和中指併攏,由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
功效:清熱解表。
藥物退燒
如果手足口病的患者發燒超過38.5度的時候,此時採用上述的物理退燒方法不能緩解的情況下,需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服用退燒藥退燒。
2、重症患者,趕緊就醫診治
若是患者有上述重症症狀的,如:嗜睡、易驚、頭痛、嘔吐、驚厥、面色發白、心率增快或減慢等症狀的,要及時送往醫院,根據具體情況必要時可能需要住院或緊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