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区
目前受锥蝽虫病感染的流行地区在美洲,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称美洲锥虫病,若患者在美洲被锥蝽虫所咬,则多半是锥蝽虫病,而在非流行地区的中国被锥蝽虫所咬,则不大可能会感染上锥蝽虫病。
看叮咬虫子
锥蝽虫病主要是由锥蝽虫叮咬感染,主要虫种为:骚扰蝽、长红锥蝽、大锥蝽、泥色锥蝽,可由病人描述被叮咬虫子的外观来检查判断。
锥蝽虫的外观:头部狭长似锥,通常成虫体长25mm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进行初步判断。
备注:在中国发现的红带锥蝽暂无发现有携带锥虫病原,不在传播媒介虫一类。
看叮咬位置
锥蝽虫又叫“接吻虫”,这个外号的由来,是因为这种虫子喜欢叮咬人的脸部,尤其是嘴唇、眼睑这种皮肤薄的地方。要是患者被虫子叮咬的位置是在唇边、眼睑处,则需要警惕有无感染锥蝽虫病。
看是否有疼痛感
由于锥蝽虫在叮咬时会分泌一种麻醉成分,因此多数人被锥蝽虫咬后,都没有疼痛感,但会引起局部结节性炎症肿胀,一般不破溃,除非由于瘙痒而继发感染。
但中国的吸血红带锥蝽据说咬了会有剧烈疼痛感,不过这个红带锥蝽并不携带锥虫病,因此可根据叮咬部位是否疼痛来初步判断是不是锥蝽虫病。
看症状
如感染了锥蝽虫病会有以下症状表现:
1、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头痛、淋巴结炎、贫血等。
2、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但这种病的隐匿期极强,可能20—30年才发病,尤其是心脏器官疾病。
看相关检查报告
病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查等其他辅助检查锥蝽虫,目前病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闰接荧光试验。用纯化的抗原作朴体结合试验可达到90%的正确性。另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亦已开始用于锥蝽虫病的诊断。如确诊的话需从血液中查到锥虫或动物接种发现锥虫。
注意
锥蝽虫病应与昆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鉴别,急性期的发热应与疟疾、伤寒、风湿热及急性白血病鉴别。慢性期应与原发性心胜疾患、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梅毒、食道或结肠癌及甲状腺机能减退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