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瘫?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或许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见过不少患此病的患者。这种疾病最偏爱刚出生的婴幼儿,脑瘫是一个人为的概念,不是某一个单独的疾病,是一个综合征,诊断脑瘫时需符合以下人为定出的条件,下面就来看看:
1瘫痪为中枢性
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瘫痪,而且病变部位在脑部。任何前角细胞及前角细胞以下的损害都不属中枢性损害,不能诊断为脑瘫,如脊髓灰质炎、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脑瘫的范畴。脊髓高位如颈髓或胸髓损害对脊髓腰膨大的脊髓前角细胞来说,虽然也是在前角细胞以上的损害,但因病变部位不在脑部,也不诊断脑瘫,只诊断为脊髓疾患。
2病因出现在脑生长发育时期
本定义具体指出在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成人脑血管意外造成的偏瘫,虽然也是中枢性运动障碍,但不是出现在脑生长发育阶段,所以也不诊断为脑瘫。国外有些地区和学者把生后2岁或其他年龄段以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也诊断为脑瘫并称为获得性脑瘫,虽然这个年龄段脑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将会把一大批脑外伤、脑炎、脑膜炎病人包括在内,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并未采用此概念。
3各种病因造成的损伤为非进行性
一些代谢病如脂类代谢异常或变性病如脑白质营养不良,虽然病变在脑部,也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但因病变逐渐加重,也不属脑瘫的诊断范围。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您对脑瘫的一些诊断应该清楚了吧,当孩子患了此病后,对孩子及家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病症,制定正确的运动方案,这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好处的,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