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你衰老的根源是什么

avatar 是念天真吖
2.8万 热度 A+ A-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古涵抗御衰老,不能单纯地阻抗和治疗衰老导致的结果,如高脂血症、、、,以及氧化损害大于氧化修复等各种老化现象。关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古涵

抗御衰老,不能单纯地阻抗和治疗衰老导致的结果,如高脂血症、、、,以及氧化损害大于氧化修复等各种老化现象。关键要明确衰老的根源和机制,针对根源和主要衰老机制采取有效措施。

一、现代医学对衰老机制的认识

1.现代三大衰老学说

现代有关衰老机制研究的学说大约有200多种,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遗传基因控制论。认为衰老与生长、发育一样,都是由遗传基因(DΩA)程序控制的,认为细胞核内先天存在着控制个体衰老的程序,包括自然衰老程序开启学说、基因修复错误积累学说、端粒酶逐渐缩短学说等。

二是细胞、蛋白质分子、遗传基因损伤积累论。认为氧自由基攻击造成了细胞与基因的损伤,蛋白质分子错误交联与蛋白质分子糖基化,造成了构成细胞的生物分子结构错误和功能丧失,各种损伤的积累导致了老化发生。

三是神经理论。认为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附在两肾脏上方的内分泌腺),是控制衰老进程的主导机制,下丘脑的老化直接导致脑垂体-肾上腺的老化与功能衰退,导致生长激素、松果体、脱氢表雄酮、性激素四大抗衰老激素水平降低,衰老程序开启。

2.基因主宰衰老进程

科学家进一步综合分析发现,神经内分泌失调是基因衰老程序开启的结果,并非原始机制;而各种损伤的积累,也只是衰老的加速因素,不是主要机制,不可与基因控制论并列。只有遗传基因控制程序,才是启动和主宰衰老过程的主干线。

二、中医对衰老机制的认识

中医对衰老的研究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在《灵枢》与《素问》两部经典中,简洁明快地指出了先天肾精的盛衰,决定了人体从生长发育到衰老死亡的全程,控制生命的核心物质是先天肾精。

1.人始生,先成精

《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人始生,先成精”的“精”,就是受精卵,主要成分是父母基因结合而成的子代基因,由它化生出了人体骨肉脏腑。所以,我们可以将中医所说的“精”,转译为现代医学的遗传基因。

2.肾精主宰生长壮老已

《内经》指出:女子7岁、男子8岁,肾气始充,齿更发茂;女14岁,生殖原动力发动,任脉畅通,月经来潮。男子16岁,生殖原动力发动,精满外泻,故能有子;女子21岁、男子24岁,肾气充实,智齿生而牙长全;女子28岁、男子32岁,筋骨坚强,头发茂盛,身体强壮;女子35岁、男子40岁,肾气始衰,发始坠落、牙始枯槁,面始憔悴;女子42岁、男子48岁,阳气衰于上部,颜面憔悴无华,头发变得斑白;女子49岁,任脉虚,生育原动力衰竭,而形衰,失去生育能力;男子56岁,肝气衰竭,筋骨活动不便,到64岁,生殖原动力衰竭,精少,肾气衰落,形体全面衰老。

3.肾精虚损是衰老之源

从上面的经文可以明确看出,人的生长是由肾气发动和支撑的:由肾气始生——肾气化生的天癸催化生育功能——肾气平均,真牙生而长极;而人的衰老也是由肾气衰减启动的:由肾气始衰开始,导致阳气衰,发堕齿槁——肾气进一步衰退,肾中天癸(相当于西医的性激素分泌)衰竭,导致女子绝精、男子精少——肝脏等五脏相继衰老,形体也随着衰败。

《黄帝内经》在说明男女的生死周期时,对内在机理仅仅用了“肾气盛,齿更发长”、“肾气平均,身体盛壮”、“肾气衰,发堕齿槁”、“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等有关盛衰、强弱、多少的量变概念,包涵着肾精多少的量变决定生命质变的大道理!

春夏秋冬是地球获得太阳光辐射的多少引起的,这种量变引起了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凋落死亡的巨大变化;理同于此,人体生死调控的主线也很简单,主要与肾精盛衰有关。

三、肾精是什么?

上面已分析,中医“精”的含义等同现代的遗传基因,而“肾精”又是什么呢?

首先,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解剖学脏腑不同,它是以功能为主的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并非西医单纯的解剖单位。中医的肾功能,包括了生长、发育、生殖、泌尿、生骨、生骨髓、生脑髓,以及固藏先天之精、五脏之精等作用;那么在结构上,就必然包括了支撑这些功能的脏器,包括西医的肾脏与其上方所附的肾上腺,以及卵巢、睾丸等生殖腺,以及负责调控人体生长与生殖的下丘脑和脑垂体;而骨骼、骨髓、脑髓,都由肾气主导化生。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的“肾精”——其实是组成肾脏、肾上腺、卵巢、睾丸等生殖腺、下丘脑和脑垂体的细胞中、所含遗传基因的总称,是它们主宰着生命之树的主干和生长凋落变化。所以,中医不论抗衰老或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都离不开“补肾”。

今后,我们只要看到中医的“肾”与“肾精”,就一定要联想到这一系列功能与结构,不要只想到具有泌尿功能的肾脏。

四、增龄导致肾精虚损的现代印证

大量事实证明,增龄引起内脏组织细胞的减少和重量的减轻,是衰老的重要环节。如脑细胞20岁开始减少,每年约减少0.8%,60岁时脑皮质细胞减少20%~25%,脑干兰斑核细胞减少40%;70岁后多数人出现脑萎缩。呼吸系统的老化一般始于30岁,那时肺泡表面积约为75平方米,70岁时下降到60平方米,60岁时的血氧分压仅相当于30岁时的78%。肾小球的数目减少一般从40岁开始,60岁时大约减少50%。肾脏排泄功能从30岁起每年约下降1%,60岁时肾酚红排泄率下降30%。睾丸自40岁之后重量就开始减轻,50岁后体积也缓慢缩小,60岁后明显缩小。男子睾丸分泌的睾酮在40岁以前恒定在6~8μg/L,60岁后则下降至3μg/L,80岁下降到极少。女子青春期卵巢约有40万个卵泡,绝经时仅残留极少数卵泡,当无卵泡发育时,卵巢的分泌雌激素功能和人的生殖功能即终止。卵巢分泌的女性激素雌二醇,从35~40岁开始下降,60岁降至最低点,仅相当于年轻时的10%~30%。

由此可见,在内脏器官细胞总数、遗传基因总量以及它们分泌的激素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人体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印证了中医肾精盛衰主宰衰老进程的理论。

五、中医抗衰老工程

讲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医抗衰老的主体就是补益肾精、补益肾气。这时会有读者急于了解补益肾精、肾气的具体药物和方法。因此,需要提醒各位,以补肾为主的中医抗衰老是一项周密的系统工程:⑴需要为实施补肾法奠定身心基础。⑵需要同时实行一些配套方法。⑶需要因人而异制定抗老方案。⑷需要遵守必要的纪律与禁忌,否则不会起作用,甚至产生有害的副作用。(待续)

(以上文章版权属《健康指南》杂志社,如若转载,请标示作者及来源)

发布于 2021-02-16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