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避免长胖的习惯
1.孕前饮食
怀孕前身形苗条,一怀上宝宝之后就变成小胖,其实这个祸根有可能是在怀孕前就埋下了。孕前的饮食习惯不佳,比如经常外出吃饭,或者喜欢吃高脂肪、高糖分、多钠的食物,又只通过节食来瘦身,这些都为孕期变胖埋下伏笔。
在怀孕后,这些饮食习惯也没有改变,但食量又增加了,结果就导致吸收过量的脂肪和热量。再加上孕期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引发肥胖。
2.错误的认知:一人要吃两人份
一些国人对孕期饮食有个错误观念,认为孕妇要进食双倍的食物才能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但其实,旁人的劝说加上孕期胃口增加,孕妇容易摄取过多热量,热量转化为脂肪,结果就是孕妈和胎儿共同长大了。
其实在怀孕期间,孕妈妈的肠道会自动增加吸收营养,摄取适当的营养素比增加食量更重要。孕妈只需要饮食均衡,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水果、蔬菜、各种瘦肉、奶制品、全麦面包等,足够保证宝宝的营养和发育。
孕妈应该摄取叶酸、碘、维他命A、铁、钙等营养元素,帮助胎儿发育。
另外,每天保持身体活动至少30分钟,比如走路、上楼等都可以是活动。
3.荷尔蒙作怪导致水肿
有些妈妈怀孕4个月就开始“变胖”了,其实是因为怀孕期间体内黄体素的分泌大量增加,水分容易积聚在下半身。水肿也会让孕妈“变胖”。
4.营养过剩的月子餐
为了补身,也为了下奶,不少家庭给产妇准备的月子餐都有大量的补品和滋补汤水,每天各种鸡汤猪脚花胶轮番上阵。这些食物确实有滋补作用,但同时也较为高脂,过量进食会导致新妈妈摄取过多热量。
还有的家庭怕新妈妈“寒凉”而很少进食蔬菜水果,这也会导致她们通过其他食物充饥果腹,进而容易营养过剩。
5.胃口变大回不来
不少孕妈怀孕期间吃得多,胃口渐渐变大了,产后很难一下子恢复以前的食量。此外,新妈妈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小宝宝身上,很难分心来关注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自己的身型和饮食习惯的期望降低。大食量的维持,令体重难以下降。
身材不够美只是表象。怀孕期间体重过重会容易引发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提高分娩时的风险系数(例如先兆子痫、产后大出血),分娩困难加重。
此外,胎儿过重并不一定表示胎儿健康结实,反而会有长大后肥胖和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
怀孕期间孕妈长肉较多的话,产后难以恢复之前的体重。持续过重的情况下,妈妈患上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几率也更高。
孕期的体重管理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最好根据医生的建议,不要觉得超标一些也无所谓,很多潜在问题当时不会显现出来,但会在多年以后反馈在自己的身体上。
怀孕期间的体重增加应参考孕前的体重指数(BMI)。假如怀孕前女性的BMI在健康范围内(19.0-23.5),则怀孕时体重可增加11.5-16kg。如果准妈妈在孕前的BMI已经超过了23.5,那么怀孕时就要注意,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7-14.3kg。(怀双胞胎妈妈除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