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 郑秋坚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郝黎 张丹娜
“随年龄增大,骨质会越来越疏松,当你或你的家人超过55岁后,如果经常出现腰酸腿痛,或全身骨痛,背部不适感等,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骨质疏松症。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人以为补钙和维生素D就能治疗骨质疏松。其实,这仅仅是最基础的预防方法。骨科医生提醒,一旦确诊是骨松,最怕老年人跌倒,出现是直接后果,进行的手术治疗也只能解决骨折问题,而只有长期坚持药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老人再次骨折。”
A症状:经常出现腰背疼痛
70岁的李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中途起身上厕所,却突然腰部剧烈疼痛。到医院一查,竟然是脊椎压缩性骨折。这已是她近一年来发生的第二次骨折了。
腰背疼痛是李奶奶的老毛病了。第一次也是因为疼痛发现压缩性骨折并确诊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手术后平躺了一个多月,李奶奶觉得有所好转就没再继续复诊。没想到才过了一年,骨折再次发生。李奶奶很无奈,后悔没能听从医生的意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郑秋坚指出,反复多次骨折正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之一。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担心治疗费用不菲,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是难以避免的正常衰老,对生活影响不大,因此明知有病也不愿意治疗。也正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次骨折的时候寻求积极、正确的治疗,才会导致骨折的反复出现,最后愈演愈烈,反而加重就医负担,加重身体折磨。
B误区:补钙和维生素D就行
骨质疏松症是后妇女发病率相当高的退化性疾病,而骨折正是骨松疾病的严重后果之一。曾经北京一项统计显示:50岁以上妇女中每7人中就有1人发生过脊柱骨折。女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达到40%,超过,和的总和。
然而,大多数老年人对于骨松性骨折的认知尚存在诸多误区。比如脊椎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腰背部疼痛、身高减低、驼背畸形。对于大街上经常看到的驼背老太太,很多人习以为常,认为驼背只是年老的自然表现之一,其实这正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典型表现。不仅如此,大部分人认为骨量流失是一种正常衰老,骨折发生后只需进行补钙和维生素D的基础治疗,减少日常运动量,以卧床静养为主,也就能避免再次骨折的情况出现,减轻就医负担。
郑秋坚称,已发生骨折的老年人,疏松的骨骼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稍有外力便会再次塌陷,仅仅依靠补钙和维生素D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首次骨折的发生已是一种预警,如患者不加以重视,任由骨量流失,无法承受身体自身重量,最后很容易演变成连咳嗽喷嚏、提拎重物、睡觉翻身等都会突发骨折的“骨脆脆”状态。骨折之后导致的患者卧床、行动困难、饮食障碍,以及户外活动减少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骨量丢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恶性循环。长远来看,这将增生巨大的就医成本。不仅如此,患者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亦给其家人施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C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据2013年一项针对骨折治疗费用的调查显示,一次骨折的住院费用为5万多元,而院外治疗费用以及家庭劳动力的损失等约达1万多元。因此,一次骨折治疗的总费用达到6万多元。而老年人发生一次椎体骨折后的一年内发生其他骨折的危险程度提高2-5倍,相比正常人群再发骨折的风险将高出6-12倍。重度骨松的病人在治疗和护理上,给病人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针对李奶奶的病情,郑秋坚指出,手术干预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骨松骨折的治疗并非做完手术就结束了。手术只能解决骨折问题,帮助患者减少疼痛,恢复活动能力,但并没有解决骨质疏松的问题。只有联合药物治疗患者的原发病——骨质疏松症,才能有效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治疗骨质疏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郑秋坚称,“药物方案仅靠补钙和维生素D还是不够。”据介绍,目前抗骨松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抗骨吸收治疗和促骨形成治疗,通俗来说就是“节流”和“开源”。抗骨吸收治疗如同“节流”,阻止骨量进一步流失;而促进新骨形成治疗如同“开源”,也就是帮助患者“长新骨”。针对多次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节流”治疗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通过长新骨药物治疗,才能减少中重度骨折的患病概率。
Tips
确诊骨质疏松症要做这些检查
脆性骨折: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有过脆性骨折病史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