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因素
药液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较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机械因素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细菌因素
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病人的自身因素
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诱发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
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
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分型
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