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是属于脊柱的一部分,上连颈椎、胸椎,下连骶椎。随着年龄增长,骨骼钙质会有所流失,再加上运动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腰部疾病。
腰椎病就是腰疼?其实,膝关节的肿胀、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也许都是腰椎疾病在捣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与西医骨科专家为你揭开腰椎疾病的假面具,找准病因,直击病症。
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屈留新介绍,早期膝患者的膝关节会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特别是坐了一两个小时站起身时和下楼时最为严重,腿几乎不能屈伸。很多人膝盖不舒服就认为膝盖有问题,却不知源头可能不在膝盖上,而在腰椎上。
屈留新说,他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患者在坐着和躺着的时候分别弯曲膝盖,结果发现这两种姿势下活动同样受限,躺着时做弯曲膝盖的动作并不会比坐着好。并且发现膝关节炎患者的腰椎都有问题,是椎间盘的退化在作怪。
“从中医角度讲,腰椎问题比如、腰椎退变都会导致下肢发凉。因为腰椎出现问题后会压迫神经、血管,影响血液循环,下肢供血不足就会发 凉。气血虚弱如肾阳虚也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引起下肢发凉。西医上讲的、高脂血症、闭塞性等都可以理解为气血虚弱。”屈留新如是说。
出现上述问题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确诊,接受正规治疗,以免引起严重后果。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泡脚、按摩等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下肢发凉的现象。热 水泡脚温度以45℃~50℃为宜,可加入一些活血理气、温阳散寒的中药材,如红花、艾叶、伸筋草、防风、黄芪等。按摩足三里或揉搓小腿也可起到改善血液循 环的作用。
久站或较长距离行走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蹲下或坐下症状缓解或者消失,再行走又出现症状,有些人认为是腿部出了问题,其实不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吴小涛说,这可能是腰椎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
神经性间歇性跛行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当腰椎处于伸直位时症状加重,弯腰时缓解,故患者常常感觉弯腰骑车或者爬坡时正常,但直立行走则困难。这是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
吴小涛建议,轻度的腰椎管狭窄,可以采用短期卧床休息、理疗、针灸、注射等方法保守治疗。同时,通过锻炼腰背肌和腹肌的力量使脊柱获得稳定,以减轻椎体间和关节突之间的压力。中重度的椎管狭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脚底发麻是许多中老年人常有的症状,为什么会这样呢?吴小涛指出,脚底发麻最常见的是腰骶部脊神经受压,其次是周围神经炎、周围血管炎等。这有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或者是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甚至是脊柱肿瘤在作祟。
因此,专家建议,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一周左右脚麻的症状不见好转,最好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然后对因治疗。如果是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脚底发 麻,建议睡硬板床,这样可以减小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并且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尽量不要做弯腰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搬重物等。另外,平时可多吃一 些含钙量高的食物,或适量补充钙制剂。在治疗上,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牵引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