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依靠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疾病,对于登革热,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只有在清楚登革热的致病原因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登革热,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登革热的发病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s。病毒颗粒呈哑铃状700×20--40nm、棒状或球形,球形直径50nm。为单股正链RNA病毒,RNA分子量4.103kD。登革热病毒核心为RNA与蛋白质组成的20面立体对称的病毒颗粒,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病毒基因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3个结构蛋白分别为E蛋白包膜蛋白、C蛋白核心壳蛋白和M蛋白膜蛋白。E蛋白含有中和抗原和病毒的种、属、型等特异性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此外,E蛋白还可能引起抗体依赖的增强感染作用ADE。C蛋白可能在蛋白质和RNA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M蛋白与病毒感染能力的强弱有关。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与其他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至一定数量后,即进入血循环第1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系统和淋巴组织之中,在外周血液中的大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和肝脏的Kupffer氏细胞内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2次病毒血症。体液中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登革出血热的发病原理有两个学说,一个是抗体依赖增强学说,登革病毒表面有两种抗原决定簇,分别为群和型特异性决定簇,群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有助于登革病毒感染的发展,称为增强性抗体;型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称中和抗体,能中和同型登革病毒的感染,对异型病毒的感染也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当再次感染同型病毒,中和抗体可中和同型病毒,阻断感染而不发病。如果再次感染为异型病毒感染,增强性抗体可促进病毒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大量复制,出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ADE,形成免疫复合物,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激活这些细胞释放可裂解补体C3的蛋白酶、凝血活酶和血管通透因子。这些酶和因子再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及血液有形成分渗出,引起血液浓缩、出血和休克等病理生理改变。活化凝血系统可导致DIC,加重休克。抗体还可与血小板上的病毒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加重。临床表现为登革出血热。有人发现Ⅱ型病毒有多个与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有关的抗原决定簇,故Ⅱ型病毒较其他型病毒更易引起登革出血热。第二种学说认为发病机理与感染病毒的毒力、变异有关,流行病学发现不少初次感染的病人也出现登革出血热临床经过,因此认为与病毒的变异和毒力有关,病毒基因变异后导致毒力增强,一般Ⅱ型病毒较其他型病毒更易引起登革出血热。
通过这篇文章的的介绍,我们对登革热的致病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了致病原因后,我们应该要针对病因预防和治疗登革热,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一切的防蚊措施,时刻预防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