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蔬菜水果,福音还是恶魔?
反季果蔬的三种类型
通常说的“反季蔬果”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异地种植。植物在某地是“反季”的,在另一个地方却正当时。比如几乎所有蔬菜在冬天的北京都“过时”了,而在广东海南却生机盎然。这些蔬菜在产地无疑是“应季”的,要说到了北京就“违反了天伦”,实在是很勉强。
二是应季生长,长期保存。这跟以前北方人冬天吃储存的大白菜和土豆是一样的。随着保鲜技术的进步,许多蔬菜水果的储存时间大大延长。香蕉、葡萄、苹果、梨、柑橘、菠萝……常见的水果几乎都可以保存到全年供应。
第三种是“大棚种植”。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光照、空气、水、温度和肥料。肥料可以是土壤中的天然成分,也可以通过人工施加。所谓季节与“时令”,只是老祖宗们对如何利用自然条件的总结而已。现在人类可操纵这些条件的能力大大增强,也就不用去适应植物,而是让植物来按我们的需求生长了。这种人造的“局部环境”在一些人看来是“违背自然”的,但是对于植物却依然是王道乐土。
反季蔬果与应季蔬果有区别吗?
答案是:有!
不管是异地种植长途运输,还是长期保存售前催熟,或者是大棚种植,都跟“应时当地”生产的果蔬不完全相同。这种不同往往是其中某些“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及味道口感的差别。不过,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营养”,更不意味着它们“可能有害”——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还不如不同品种的同类果蔬差异大。
“反季”的对手不是“应季”,而是“没有”
“应时当季”的果蔬当然没有什么不好——那是人们心目中“金标准”,而且价格一般也比反季的要便宜。但是跟反季果蔬相比较的,不应该是“应季果蔬”,而应该是“没有果蔬”。在冬天的北京,考虑反季的青椒是不是比几个月前 “应季” 的更好,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跟祖宗们天天吃储存的大白菜与土豆相比,这些“违反天伦”的鲜活蔬菜是不是更有营养、更加美味?即使是在广东海南,冬天吃反季的葡萄,也远远比“没有葡萄吃”要有营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