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红眼病疾病不是众多疾病里面危害最大的,但是相对来说确实并发率非常高的疾病,所以对于红眼病疾病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诊断,及时的治疗,红眼病诊断的依据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红眼病的诊断我们一定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我们才不会存在延误病情的现象:
红眼病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为较重。红眼病发病急骤,传染性强,一般都通过接触传染。一个人得了红眼病,1—2天之内全家可相继发病,以后再传播到社会。红眼病潜伏期很短,接触后2—3小时即可发病,1—2天后达到高峰。
红眼病的诊断依据
1、暴发流行,传染性强;
2、有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等重度刺激症状和水样分泌物;
3、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下出血;
4、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
5、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6、个别病例结膜炎消退后出现下肢麻痹。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针对红眼病疾病的诊断的依据作出的讲解,对于红眼病疾病,我们一定要左海防范措施,这样我们才能够远离红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