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电影小说里,常常可以见到老年人这样训斥自己不争气的喜欢寻花问柳的儿子:“连畜生都不如”,指的就是天天想着干着这样的事情,而动物则一年才发一两次情。
许多动物种属领域里的研究表明雌性动物只有和基本上是在具有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对交媾感兴趣。当然也有一些种属是另一种模式,尤其是人类女性更是一个极端:她们在青春期尚未达到具有稳定生育能力之前就对性交充满兴趣,在整个月经周期里性欲并没有什么区别,即使在妊娠期间和哺乳期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样的选择压力使得她们始终对性感兴趣,乃至在易受孕期之外也如此热衷呢?最近这些年的游戏理论和跨种属间的比较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男子通过性交这种彼此交换的有效方式给予女性及其子女们的非遗传性物质利益直接决定了女性的这样的性态度和扩展与延伸的性活动方式。
历史上认为雌性的性,特别是人类女性的性,发生性关系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精子。然而,即使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精子,也不仅仅是单纯为了获得精子,女性还要选择含有能够增进子女生殖健康水平与能力(一般健康状况、生存能力、交媾成功率)的最优秀DNA组合的精子,因此,它们可能在固定配偶不知情的情况下寻求更为优秀DNA的可能性。尽管有不同的学派和争议,但是性选择恐怕还是存在的,包括人类在内。
过去曾经认为排卵发生在月经期,因为170年前一位医生发现卵巢上的瘢痕(排卵后形成的)数目与月经次数是相等的。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错误早已纠正。比如现在进一步证实女性对男子的性吸引力在生育期要比非生育期更强。女性动情期的存在对于更深入地从整体上理解女性性功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女性动情期的意义将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精子和妊娠,也是为了让子女得到更好的基因。女性在整个月经周期里的性的接受性似乎也否定了动情期消失的说法。过去有可能的错误包括动情期的消失、排卵的隐蔽和性的装饰物。